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语文 第21课《西湖的雪景》课堂学案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

高考语文 第21课《西湖的雪景》课堂学案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_第1页
1/2
高考语文 第21课《西湖的雪景》课堂学案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_第2页
2/2
……[课 堂 学 案]……一、文本探究(一)整体感知格非说:“要将风景写活,要写出它的色彩、温度乃至生命。”《西湖的雪景》中的景物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样的色彩和温度?作者为什么要叙述这次冬天的西湖之游,描写西湖的冬景?这与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关系?【提示】《西湖的雪景》准确地写出了冬天下雪时节特有的灰白,传达出了清寒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的孤寂和超越尘俗的心态。相比较而言,西湖的冬天没有其他季节热闹与色彩丰富,但正是这种冬景契合了作者的心境,景与情相得益彰,达到了融情入景,因景生情的艺术效果。人因情感与思想的需要,对景物是有选择的,作者说“真赏者各能得其佳趣”,就是这个道理。(二)细节探究1. 文章 4—7 节作者抓住了什么特点来描述雪中的景色?简要分析。 【提示】(1)朦胧:白提弥漫于一片迷蒙的水汽中,“对面的山峰,只有一个几乎辨不清楚的薄影”,一切都是朦胧的。 (2) 清寒、壮旷与纯洁:作者以优美细腻的笔调描写了车子行驶在两边山岭林木连接着的野道中所见所感,表达了对雪景“清寒、壮旷与纯洁”的赞美。2、文章 8—13 节作者的主要描写对象仍然是雪,然而作者仅仅是在单纯的写景吗? 【提示】文章 8—13 节作者描写了飞来峰的雪块、清冷亭的“纯白色的毡毯”、韬光庵山径上的积雪、竹枝和竹叶上的雪以及观海亭上的雪景。这些雪(特别是竹上雪)引起了作者对古文中所绘之景的感悟。至于观海亭上的雪景的描写及对王海洋诗词的咀嚼玩味,则更是把眼前景与心中情融为一体。 4、文章 14—16 节作者此处换了一个观景角度,而且这时,“雪又纷纷地下起来了”。此时的观赏与前面有何不同? 【提示】与前面的静观不同,泛舟湖上,船是动的,景是静的,而飞雪则又在静谧的雪景之上增添了几分动感,动静相间,如诗如画,让人陶醉于一种悠远的意趣中。 5、文章 17 节游园结束,作者由雪景而生发感想,作者感悟出了什么? 【提示】这一节表现了作者在观赏雪景,把玩雪景的同时,感受到在同一景致不同境遇的人世辛酸,流露出作者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关怀和同情,暗示对时代纷乱的深切忧思,使得文章对雪的玩赏增加了一份沉重与叹息,具有升华主题的意义。(三)思维碰撞文章除了对西湖雪景作绘形绘色的细致描摹外,还大量引用了古人描写西湖的诗句,试结合语境,说说它们的效果。 【提示】作者引用描写春夏两季西湖的诗句表现西湖两季的美丽景色,引发读者兴趣,调动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语文 第21课《西湖的雪景》课堂学案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