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语文 化诗入文的几种方法素材

高考语文 化诗入文的几种方法素材_第1页
1/6
高考语文 化诗入文的几种方法素材_第2页
2/6
高考语文 化诗入文的几种方法素材_第3页
3/6
化诗入文的几种方法诗歌是我国文学园地中璀璨的明珠。诗经楚辞,乐府民歌,唐诗宋词,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新课标下的新教材更是编入了大量诗词。这些丰富的文学知识,我们又为何不摄取点滴,行之于自己的笔下,汇成汩汩流淌的作文之源呢?把诗歌与作文联系起来,一来可以广泛积累写作的素材,打开作文的思路,借鉴诗歌的写作方法。二来可以丰富作文的文化底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指导学生作文时化诗入文: 一、直接引用或化用诗句作为文章的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好一半文。题目要求语言简洁,含义深刻,切合话题,诗句正好符合这个要求。如这些标题就很好: 《天地一沙鸥》,《落红不是无情物》, 《孔雀东南飞》(2002 年江苏满分作文), 《爱莲说》(2003 年满分作文) 《感时花溅泪》(2003 年湖北满分作文)《生命“诚”可贵》,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等。 二、直接引用或化用诗句,以印证、补充、对照自己的本意,表达主旨 ,抒发思想感情 引用或化用诗句表情达意,能够画龙点睛,言简意赅。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移植杜甫的记忆。有了他的记忆,我会感受他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伟大之心;也会体味他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胸襟,品味他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欣赏他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1999 年高考作文)又如: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诗,讲出了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因角度、地点等条件的不同,人们会得出别样的结论和看法。(2000 年高考作文) 又如:我国诗人有云: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其实,这句诗正说明了景随情迁的道理。对事物的认识和一个人的感情有很大关系。……王维诗云: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张继诗云: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李白的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苏轼的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些优美的诗句,至今细细体味,仍给人口有余香、不绝于耳的感觉。但我们同时也会发现诗人的感情却不尽相同:王维的安适,张继的失意,李白的狂放,苏轼的旷远。也正是如此,对于同一事物的认识也不尽相同。 (2003 年满分作文《感时花溅泪》)以诗词中诗人对月的不同态度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再如化用诗句的情况: “前不见青山,后不见绿水,念天地之污染,独怆然而涕下。” (仿《登幽州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语文 化诗入文的几种方法素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