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标题:语言“礼仪”——得体副标题:剖析考点规律,明确考察重点,为学生备考提供简洁有效的备考策略。关键词:得体,解读,备考难度:5重要程度:4内容:一、考点解读1.如何理解语言表达“得体”这一考点要求?——“得体”,指能够恰当使用语言,符合语境和语体的要求。2.高考语言表达得体题的命题特点是什么?——从全国各省市的命题情况来看,课标区考卷对“ 得体”的考查很重视,一般都会单独设题考查,主要题型有语言修改和语境补写两种;另外,把它放在一个综合的语言情景中与其他考点如连贯、生动等一起或明或暗地考查。二、语言得体的要求1. 用语要看对象说话写文章,首先要看对象,即考虑谁是听话者、阅读者,要充分考虑对象的特征,诸如性别、年龄、职业、身份、文化、性格、气质、爱好,甚至禁忌等等。说话写文章要看对象,还要注意尊称、谦称和习惯用语。一些传统而现在仍在用的文明习惯语也应记住。2. 用语要看场合用语包括说话、写文章、书写标语等。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说的就是要注意在不同的场合说不同的话。一般来说,在庄重的场合,要求用语庄重、规范,用典范的书面语,而不能用拉家常的口吻和语气;在公共场合,用语要准确、扼要,话题要集中,经常使用自然、亲切、灵活的语言,并尽量用口语。同样的话,在不同的时间内,也应有不同的说法。3. 用语要注意语体一般来说,不同的文体应有与之相适应的语体,而不同的语体又常常表现出不同的语体色彩和语体特征,如文艺语体要具有形象性,科学语体要具有精确性和严密性,政论语体要具有逻辑性和鼓动性,公文语体要准确、简洁和程式化。4. 用语要考虑目的同一内容,因不同的表达目的,在内容取舍和侧重点方面也应有所不同。三、考点突破语言表达得体是一种极具动态性、情境化的语言要求,“现场感”极强。只要是一种情景表达,就或明或暗地存在“得体”问题。因此,学会“得体”地表达,不仅要理解“得体”的具体要求,更要在表达情境中明了、知晓其存在哪些“得体”因素,然后才能在表达中落实。这就要求我们在做语言表达题,尤其是情景表达题时要通过审题干、审语境材料去分析、把握语言环境中的“ 得体”因素。那么,如何去分析表达中的“得体”因素呢?1. 把握表达双方的身份及关系,重点把握“对象”的特点。“得体”最根本的问题是“人”的问题,在具体表达情境中就是表达的双方问题,即:谁说(写)的,其身份如何;说(写)给谁的,其身份如何。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