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阅读素养一、诗歌体裁分类古代诗歌按诗歌的形式可分为: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于古体诗。古体诗不拘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2.近体诗,包括律诗和□ 绝句 。律诗是格律要求非常严格的近体诗。常见的有“五律”“七律”和“排律”三种。“五律”“七律”以□ 八 句完篇,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按照律诗写作的起承转合结构,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 颔联 ,第三联为□ 颈 联,第四联为尾联。□ 颔联 、□ 颈联 的上下句都必须对仗,律诗的第□ 二、四、六、八 句要押韵。绝句本称“截句”,乃截取律诗一半而来。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3.词,又称□ 诗余 、长短句、曲子、曲子词等。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根据字数不同可分为小令(58 字以内)、中调(59~90 字)、长调(91 字以上)。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相等或大致相等,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或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或下片;词的第二段的开头称作□ 过片 ,具有承上启下以及过渡转折的作用。4.曲,又称□ 词余 、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宋、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 小令、套数 ( 套曲 ) 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二、诗歌题材分类1.山水田园诗代表作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题材特征内涵山水田园诗是以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歌咏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题材的诗歌。标志山水田园诗分为山水诗与田园诗。山水诗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田园诗指主要以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的诗。常见意象: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风格清新、朴素、自然、恬淡。内容情感热爱自然,钟情山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王维《汉江临泛》)淡泊宁静,志趣高远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