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论1、基本概念硬件:是指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设备(部件)实体,一般讲硬件还应包括将各种硬件设备有机组织起来的体系结构。软件:程序(代码)+ 数据 + 文档。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使计算机硬件能完成运算和控制功能的有关计算机指令和数据定义的组合,即机器可执行的程序及有关数据;二是机器不可执行的,与软件开发、过程管理、运行、维护、使用和培训等有关的文档资料。固件:将软件写入只读存储器 ROM 中,称为固化。只读存储器及其写入的软件称为固件。固件是介于硬件和软件之间的一种形态,从物理形态上看是硬件,而从运行机制上看是软件。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现代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软件有机结合的十分复杂的整体。在了解、分析、设计计算机系统时,人们往往采纳分层(分级)的方法,即将一个复杂的系统划分为若干个层次,即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最常见的是从计算机编程语言的角度划分的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虚拟计算机:是指通过配置软件扩充物理机(硬件/固件实现)功能以后所形成的一台计算机,而物理机并不具备这种功能。虚拟机概念是计算机分析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策略,它将提供给用户的功能抽象出来,使用户摆脱具体物理机细节的束缚。2、计算机的性能指标。1 吞吐量:表征一台计算机在某一时间间隔内能够处理的信息量,用 bps 度量。2 响应时间:表征从输入有效到系统产生响应之间的时间度量,用时间单位来度量。3 利用率: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系统被实际使用的时间所在的比率,用百分比表示。4 处理机字长:常称机器字长,指处理机运算中一次能够完成二进制运算的位数,如 32 位机、64 位机。5 总线宽度:一般指 CPU 从运算器与存储器之间进行互连的内部总线一次操作可传输的二进制位数。6 存储器容量:存储器中所有存储单元(通常是字节)的总数目,通常用 KB、MB、GB、TB 来表示。7 存储器带宽:单位时间内从存储器读出的二进制数信息量,一般用 B/s(字节/秒)表示。8 主频/时钟周期:CPU 的工作节拍受主时钟控制,根据规定在某个时间段做什么(从什么时候开始、多长时间完成),主时钟不断产生固定频率的时钟信号。主频(主时钟的频率)度量单位是 MHZ、GHZ;时钟周期(主频的倒数)度量单位是微秒、纳秒。9 CPU 执行时间:表示 CPU 执行一段程序所占用的 CPU 时间,可用下式计算 CPU 时间=CPU 时钟周期数 X CPU 时钟周期长。10 CPI:执行一条指令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