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优化教学环境运行机制的讨论探讨全面优化教学环境运行机制的讨论探讨 摘 要:教学环境的优劣对于学生的身心进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要在正确认识教学环境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构建全面优化教学环境的运行机制,关键就是要构建政策支持的领导管理机制,建立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的协调和共享机制,建立全面覆盖的老师培训沟通机制,构建多元化的绩效评价机制。 关键词:教学环境;作用;优化;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5)08-0217-03 教学环境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环境的优劣对于学生的身心进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进展,教学环境的全面优化成为必定趋势。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没有教学环境的优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很大程度上难以取得成功,素养教育在学生全面进展中的作用也就难以实现,所以,对教学环境优化的措施和方法进行分析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对此作一初步探讨,以求教于各位同仁。 一、教学环境的含义及其分类 关于教学环境的定义有许多种,较有影响的有以下几种:教学环境是指由学校和家庭的各种物质因素构成的学习场所 [1];教学环境是指人们在学习、生活、空间(室内)的舒适度及外界对人们干扰的程度 [2];所谓教学环境是指师生在教与学过程中教学运行赖以持续的情况和条件的总和,其中“条件”既包括物质条件也包括非物质条件等等[3]。综合诸多定义,笔者认为,所谓教学环境是指师生与教学系统的一切相关要素有着密切联系并对它的现状和进展起着促进和抑制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因素的总和。 构成教学环境的因素很多,既有物质的、有形的因素,也有精神的、无形的因素。概括起来说,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大方面。 (一)物质教学环境 物质教学环境是由学校内部各种物质的、物理的要素所构成的一种有形的“硬环境”,是学校教学运行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它由教学设备、教学信息和教学组织形式等因素构成。 1.教学设备。设备是构成学校物质教学环境的主要因素。在教学运行中,一方面,教学设备以自身的完善程度制约和影响学校教学运行的内容和水平;另一方面,以自身的一些外部特征影响教学运行参加者的心理和行为。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进展,电化教学设备成为教学信息的第三载体,各种特定功能的教学设备在学校教学中有了广泛的使用,尤其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功能教学设备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使现代物质教学环境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