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的施工项目管理摘 要: 利用信息技术处理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各种业务数据信息,可以提高各部门业务数据的法律规范性,加快业务数据传递的工作进程,建立业务数据的可追溯性,从而提高管理团队的工作效率,明确管理团队的工作职责,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根据项目管理部自身的实际管理情况,选择合适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来固化项目管理模式,可以把项目管理工作 整 合 到 统 一 的 沟 通 平 台 , , 结 合 项 目 管 理 系 统 进 行 流 程 再 造(BPR),整合项目的施工资源,将大幅度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提高项目管理部的核心竞争力。关键词: 施工管理 信息技术 项目管理 信息化长期以来,传统的以各部门业务数据单独管理为中心的项目管理模式,使得作为项目管理核心的业务数据一直处于对管理团队“保密”的状态,或者说由于数据的不法律规范造成其上下游单位无法使用,甚至无法为管理决策提供有效信息体,从而造成项目管理的工作效率低下,管理决策由于信息需求得不到满足而滞后或失误。在当前经济和技术条件下,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施工项目管理工具,在网络环境实施施工项目管理,为新型施工项目管理模式的创建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管理环境。1.传统施工项目管理的业务特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机制的不断深化和清单计价模式的推行,施工企业已不可能再向以前通过定额进行计价,修改几个数字就可以轻松中标,坐享其中的利润。要想在低价中标的模式下,立于不败之地,只有通过,进行管理改革,推行精细化管理,来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然而施工企业在推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受到以往业务习惯的限制,各种管理思路一旦精细化,就很难得到业务数据的支持,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1. 业务单据编制不法律规范,传统的施工项目管理模式下,各业务部门的业务单据一般都有本部门业务人员,根据自己的需要填写,只要能满足自己需求就可以了,不会考虑上下游部门对其业务数据信息的需求,更不可能考虑数据对领导决策和后期工程的需要了。 比如:专业工程师在编制《材料需用计划表》时,所有的材料都是汇总在一起的,没有详细部位的明细数据,当此表交给材料工程师采购材料时,这些信息不会出现问题。但是,在仓库保管人员发放材料时就很难利用这些信息对材料进行限额了,因为领料人员不可能一次领取较大部位的材料量。1.2. 业务数据传递不及时、存储不统一在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各部门间的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