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讨论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讨论 【摘要】本文重点对电力行业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思路进行讨论,探究适合电力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之路。 【关键词】电力 信息化管理 讨论 中图分类号: F4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进展的特征 1.1 信息化基础设施相对完善 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起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电力行业相比其他行业的信息化进程较为领先。目前,电力系统的计算机装备水平已大大提高,中小型机、微型计算机装备级别不断更新提高,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数量增加较快。 1.2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成熟 对于电网企业,提高电力调度自动化水平、提高电网运行质量是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方向。目前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各种系统,如SCADA、AGC、以及 EMS 等系统已建成,省电力调度机构全部建立了SCADA 系统,电网的三级调度 100%实现了自动化。我国电厂、电力调度的自动化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3 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得到广泛应用 为适应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需求,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原国家电力公司在 2025 年提出改革传统供电营销管理模式,实施电力营销全过程的计算机网络化改造。各省公司供电局响应这种要求,普遍建立了用电管理信息系统,地(市)级供电企业基本实现了业务受理的计算机化。 1.4 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管理信息系统(MIS)建设初具规模,建立了办公自动化系统、综合指标查询系统,开发了计划统计管理、人事劳资管理、生产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监督管理、电力负荷管理、营销管理、燃料管理、工程管理、财务管理、电网实时信息等应用系统为主要功能的网络化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办公环境网络化和计算机化。 1.5 信息化机构建设尚需进一步健全 长期以来,信息部门在电力公司没有一个专门机构配置,没有法律规范的建制和岗位,信息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专门的机构来推动和企业各个部门的配合。在当前企业信息化进展形势下,这种状况势必不能适应信息化对人才、机构的要求。 1.6 信息安全管理是电力企业信息化重点 电力信息网络已经深化到电力生产和管理的全过程,涉及到电力生产的各个层面,电力生产与管理对其依赖性日益增大。因此对于信息系统的安全要求也更加提高,信息安全已纳入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 2 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规划缺失导致信息化缺乏系统性 我国电力企业在不同时期不同部门为了满足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