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0页《临床诊断学》见习指导(7年制)总则临床诊断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诊断思维的一门临床学科。是为医学生学习了基础医学各门学科,过渡到临床医学各学科学习而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是临床各学科的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与患者接触和交流,独立进行全面系统的问诊,能用规范化手法进行全身系统的体格检查,掌握常见异常体征及临床意义。熟悉心电图机操作,掌握正常心电图及常见异常心电图的图形分析。能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按照诊断程序进行临床分析、综合,作出临床诊断,独立完成内容真实、格式正确、字体规范、文笔流畅、表达清晰的住院病历,并能作清楚、流畅的口头报告。见习要求:理论课后,集中进行见习,通过幻灯、录像、人体模型、教学课件以及同学互相练习和床旁实践等手段来掌握临床诊断学的内容。一、诊断技能实践中必须注意循序渐进,根据模仿→操作→熟练的规律进行,以期达到掌握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二、见习时态度应认真、严肃;在老师示教下,学生相互间在自己身上反复操练,手法熟练后再接触病人;病史和体检等记录必须真实、详细、字迹工整。三、进入医院应遵守医院规章制度,穿戴白大衣,随身携带听诊器等检测工具。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学会与患者接触和交流,独立进行全面系统的问诊,能用规范化手法进行系统、全面、有序的体格检查。独立完成符合要求的住院病历。四、熟悉心电图机操作,掌握正常心电图及常见异常心电图的图形分析。第1次见习问诊、一般检查、头颈部检查一、内容和目的1、问诊是医生诊断疾病的第一道重要步序,通过示范性问诊掌握问诊的基本内容与方法。2、掌握望、触、叩、听、嗅诊基本检查方法的正确方法、用途及注意事项。3、掌握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量方法;发育、体型、营养状态的判别标准;精神状态、各种面容表情、语调语态、异常体位、步态的特征及临床意义。4、掌握皮肤、浅表淋巴结的检查内容、正确方法和顺序;皮肤异常改变、浅表淋巴结肿大的特点及临床意义。5、掌握头颈部各器官的检查方法、正常状态、常见病变的特点及临床意义。6、掌握头、颈部各器官的检查方法、正常状态、异常改变及其临床意义。由于解剖部位相近,故一般将头、眼、耳、鼻、口和咽喉部组合在一起进行检查。先检查头颅外形,然后依次检查各个器官。二、见习方法本次见习要求初步掌握问诊及有关检查的方法学。问诊及体检方法应在整个学期学习过程中反复进行,不断熟练。1、示范性问诊录音。2、音像资料显示各种有关阳性体征,如病态体位、面容、皮肤改变和淋巴结肿大等。3、通过音像资料学习一般检查和头、颈部各器官的检查方法。4、教师示教后同学2人一组互相体检。教师校正检查方法。5、课后完成检查结果的书面报告。格式如下:体格检查第2页共20页第1页共2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0页体温℃脉搏次/分呼吸次/分血压mmHg一般状况:发育:正常、异常。发育异常以年龄、智力、体格、成长状态之间的关系判断。营养:良好、中等、不良。按皮肤、皮下脂肪、肌肉毛发的发育情况综合判断。面容和表情:急性或慢性病容、表情痛苦、忧虑、恐惧、安静。其他病态面容:甲亢面容,满月脸,二尖瓣面容,贫血面容等。体位:自动,被动,强迫体位(强迫坐位、强迫立位、强迫仰卧位等)。步态:正常、异常。神志:清楚,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谵妄。能否与医师合作。皮肤粘膜:颜色(潮红、苍白、紫绀、黄疸、色素沉着),水肿,湿度,弹性,出血,皮疹,皮下结节或肿块,蜘蛛痣,溃疡及瘢痕。明确记述其部位、大小及形态。淋巴结:全身或局部浅表淋巴结(如耳前、耳后、枕部、颌下、颏下、颈前、颈后、锁骨上、腋窝、滑车上、腹股沟、腘窝等)有无肿大、大小、数目、压痛、质地、活动度、界限是否清楚、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瘘管、瘢痕等。头部:头颅:大小,形态,压痛,包块,头发(疏密、色泽、分布)。眼: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