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德国学者雅斯贝斯在分析世界历史的结构时提出了广为流行的“轴心时代”理论。主要指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人类文明由质朴宁静的神话时代的远古文明进入到人性的、伦理的、理性的时代。中国的孔子和希腊的苏格拉底就生活在这个时期,他们思想的共同之处是()A.对哲学进行了人文主义的阐释B.对人性做出了“性本善”的论断C.对人生提出“舍利取义”的追求D.成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解析: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人性的、伦理的、理性的”。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苏格拉底提出“知德合一”“认识你自己”,强调人的理性。他们思想的共同之处都是以人为本,因此都是对哲学进行了人文主义的阐释。答案:A2.梁启超曾说:“故久于海上者,能使其精神日以勇猛,日以高尚。此古来濒海之民,所以比于陆居者活气较胜,进取较锐。”最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A.古代印度B.古代中国C.古代希腊D.古代埃及解析:材料中说梁启超认为近海的居民比内陆的居民更具有进取精神。联系所学知识,在题目所给的选项中C项最能说明这一点,古代希腊三面环海,多水、多港湾、多岛屿,古希腊人富有进取精神,航海业和海外贸易发达,海军强大,并且长期进行殖民扩张。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古代埃及均不明显。答案:C3.“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主张的主要意义在于()A.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B.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C.代表了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D.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析: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是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要内容;“人是万物的尺度”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开始。答案:C4.右图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充分反映了人体之美,这种风格的绘画在当时的世界上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古希腊产生这种艺术的原因不包括()A.民主政治的发展B.人文精神的影响C.工商业高度发达D.安土重迁思想的影响解析:古希腊商品经济发达,从事商业的人们是不会有安土重迁思想的,这种思想是小农经济下人们的一种观念。答案:D5.一个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的老师,他对学生的教育态度可能是()A.要求学生努力提高考试分数,否则给予惩罚B.重视体格锻炼,提高艺术欣赏和创造能力C.专心于学业课程,限制学生涉猎其他书籍D.严肃纪律要求,禁止学生课堂讨论解析:人文主义的核心是注重人、肯定人。据此分析选项中体现此核心的内容。A项中“给予惩罚”没有体现人文主义精神,C项中“限制学生涉猎其他书籍”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D项中“禁止讨论”说明不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应选B项。答案:B6.德国天主教神学家席林(1874~1956年)认为,为了给人类的生存提供物质资料,人类必须从事经济活动,但是经济活动不是目的本身,毋宁说“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上帝”,这是当时天主教经济伦理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以下是对这一观点的分析,合理的是()A.已经脱离了社会发展实际B.是宗教顺应了时代的表现C.成了福利国家的理论基础D.挑战了西方国家社会形态解析:材料中所示天主教经济伦理学的观点从宗教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类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追求人类的生活质量,追求幸福和快乐,促使更多的资本家光明正大地追逐经济利益,顺应了资本主义时代发展的要求。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答案:B7.“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下列观点与此精神相符的是()A.“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B.“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C.“任何人都不愿成为一个不幸者,这是违背人的本性的”D.“万物都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解析:本题考查人文主义的含义。题干强调对生命热爱、同情和敬畏,属于人文主义思想。人文主义以人,尤其是个人的兴趣、价值观和尊严作为出发点。A项是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