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大纲全国卷·T32)从2005年开始,一个名为“公共预算观察”的志愿者团队每年向若干中央部委和许多地方政府提出查看预算案的申请。近几年每到“两会”期间,社会公众都会对政府预算公开问题给予极大关注。2009年底,国务院提出争取3年内实现向社会公开全部部门预算。社会公众要求政府预算公开体现的公民权利是()①了解公共事务的知情权②对国家机关的监督权③管理公共事务的参与权④分享公共服务的平等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全面理解公民的政治权利,把握关键词“公开”。【精讲精析】选A。社会公众要求政府预算公开,说明公众的权利意识在增强,政府通过预算公开可以让公众了解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监督财政收支方向的合理性、可行性,①②符合题意。公众要求“公开”是为了“知情”,不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也不是对公共服务的分享,③④与题意不符。2.(2011·大纲全国卷·T33)根据全国人大批准的中央预算,2011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将提高到90%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标准由人均120元提高到200元,中央财政为此安排760亿元,比上年增长35.7%。上述财政安排所体现的政府职能是()A.平均分配国民财富B.提供医疗卫生服务C.完善医疗卫生体制D.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思路点拨】本题旨在通过贴近生活的社会问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考点与热点的统一。解答本题要明确命题意图是通过发挥财政的作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政府职能。【精讲精析】选D。通过财政提高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率、财政补助标准,是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属于社会公平问题,但社会公平不是平均分配财富,A项错误;财政保障的是“基本医疗”,并不是提供医疗服务,B项与题意不符;让更多的人参保属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未涉及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问题,C项与题意不符,故选D。3.(2011·四川文综·T30)市民王某希望了解本市垃圾焚烧厂的烟气排放情况,向市环保局提出申请公开相关数据,但环保局未予作答。王某较起真来,按法定程序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环保局履行职责。法院判决王某胜诉。这反映了()①国家支持公民依法维权②公民享有质询权③国家保护公民的知情权④公民享有监督权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思路点拨】本题以司法实践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作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真审读材料的来龙去脉,其次要搞清题肢与题干的关系,还要判断题肢的正误。【精讲精析】选C。法院判决王某胜诉,表明国家支持公民依法维权,同时表明国家保护公民的知情权,①③符合题意。王某希望了解本市垃圾焚烧厂的烟气排放情况,向市环保局提出申请公开相关数据,当自己的合理诉求遭到拒绝时,他按法定程序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环保局履行职责。这表明公民享有监督权,④符合题意。质询权是人大代表的一项重要权利,并不是公民的权利,②错误。4.(2011·四川文综·T38(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国务院制定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某市政府结合本地实际,为促进居民消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要求干部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消费需求;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提高城镇化率;积极培育家庭服务、信息服务等消费新热点;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提高本市最低工资标准;加大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廉租房建设投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依法打击市场违法行为。结合材料三,说明该市政府是如何坚持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的。(12分)【思路点拨】本题以某市政府结合本地实际,为促进居民消费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作为背景材料,体现高考命题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解读、获取进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精讲精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的记忆、理解和运用能力,回答本题首先回顾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包括三方面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