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印度先后公布了最新人口普查数据。读下表,回答1~2题。总人口2000~2010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年龄构成0~14岁15~60岁60岁及以上中国13.7亿0.57%16.6%70.14%13.26%印度12.1亿1.76%32%60.4%7.6%1.与中国相比,印度人口增长具有()A.高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点B.低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点C.高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的特点D.低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的特点2.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的转变主要得益于()A.人口的大量迁移B.城市化进程加快C.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D.自然环境的改善解析:第1题,从表中对比可知,印度与中国相比,具有高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的特点。第2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人口年龄构成发生了转变。答案:1.C2.C(2013·黄冈统考)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读表,回答3~5题。地区年生物量(万吨)可承载人口(万人)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东北地区10510023000229长江中下游地区8860022000395台湾岛、海南岛224005600486西北地区85600850032青海、西藏10000100043.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A.科技水平B.自然资源C.开放程度D.消费水平4.青藏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特点是()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容量大②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人口容量小③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能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环境人口容量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表中“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体现了人口容量的()A.警戒性B.相对性C.差异性D.临界性解析:第3题,表中各地的可承载人口与最大可能人口密度是根据当地年生物量来估算的,故选B。第4题,表格信息显示青藏地区可承载人口与最大可能人口密度都较小,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恶劣,环境脆弱。增加其环境人口容量的有效措施是发挥当地太阳辐射能的优势和提高土地生产潜力。第5题,表中“最大可能人口密度”反映了环境人口容量的警戒性。答案:3.B4.B5.A6.(2013·合肥质检)经国务院批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间。此次普查的主要目的是查清十年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根据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1:2000~2010年,合肥市城镇人口由188万人增加到360万人,净增172万人,年均增长约9.1%,合肥市城镇化率由44%提高到62.1%,年均提升1.8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增长率及城镇化率均高于同期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材料2:见下图。安徽省和合肥市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图(1)合肥市市区人口增长速度超过安徽省平均人口增长速度,请说明合肥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2)读材料2,说出安徽省面临的人口问题,试列举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措施。(3)结合安徽省情,简述城市化会给安徽省资源和环境带来哪些负面的影响。答案:(1)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大量人口迁入(或外来人口迁入)。(2)老龄化。措施: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合理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延长职工退休年龄等。(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耕地资源减少;城市用水增加、水资源紧张,水体污染严重;过分抽取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城市化破坏了生态环境,改变了生态环境的组成和结构;城市大气环境污染严重;生产和生活造成的固体垃圾增加;噪声污染和光污染加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城市工业排放的各种气体改变了太阳辐射强度,城市气温、降水等也发生改变,并出现“热岛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