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三篇篇一为切实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切实保障全区土壤环境安全,根据《xx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甘政发〔2016〕112号)和《xx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xx政发〔2017〕55号)精神,结合全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立足xx区情,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关键,以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建设用地准入管理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实施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治理,严控新增污染、逐步减少存量,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为建设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提供环境安全支撑,努力建设繁荣文明和谐现代xx、宜居宜业宜游幸福家园。(二)工作目标。到2xx0年,全区土壤污染防治取得初步成效,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到2030年,全区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三)主要指标。到2xx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8%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8%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二、工作任务(一)全面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1.开展土壤环境状况详查。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在环境保第1页共53页护、农牧、国土资源等部门现有相关调查基础上,编制全区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以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为重点,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2018年底前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2xx0年底前掌握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中的污染地块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按照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定期调查制度,每xx年开展1次调查。(区环保局牵头,区财政局、国土分局、区农牧局、区卫计局配合,宁远堡镇、双湾镇、xx区中小企业承载园区负责落实)2.建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2017年底前,配合上级环保部门完成全区土壤环境质量国控监测点位设置,建成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充分发挥行业监测网作用,基本形成土壤环境监测能力。根据工作需要,补充设置监测点位,增加特征污染物监测项目,提高监测频次。2xx0年底前,实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全覆盖。积极参加各类土壤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培训,提升监测技术人员能力和水平。(区环保局牵头,区发展改革局、区工信局、国土分局、区农牧局配合)3.发挥土壤环境大数据作用。2018年底前,利用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结果,配合上级部门建立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构建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借助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拓宽数据获取渠道,实现数据动态更新。加强数据共享,编制资源共享目录,明确共享权限和方式,发挥土壤环境大数据在污染防治、城乡规划、土地利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按照国家统一要求,配合市级部门及时将环境保护、农牧、国土资源等部门相关数据上报省级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及全省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区环保局牵头,区发展改革局、区教育局、区科技局、区工信局、国土分局、区建设局、区农牧局、区林业局、区卫计局配合)(二)切实抓好未污染土壤保护1.强化空间布局管控。加强规划区划和建设项目布局论证,推动实现土地集约、高效、可持续利用。根据土壤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区域功能定位、空间布局。规划部门在制定城乡规划、发放选址意见书,国土部门在用地预审,环保部门在环评审批等环节,要将地块环境质量作为重要参考因素。鼓励工第2页共53页业企业集聚发展,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减少土壤污染。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相关行业企业布局选址要求,禁止在居民区、学校、医疗和养老机构等周边新建有色xx属冶炼、焦化等行业企业;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