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共11题读某城市工业布局和规模变化示意图,完成问题。1.图中城市环境问题最突出的阶段可能为A.ⅡB.ⅢC.ⅣD.Ⅴ2.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大城市的工业布局符合图示阶段中的A.ⅡB.ⅢC.ⅣD.Ⅴ【答案】1.B2.C【解析】1.在图示发展阶段中,Ⅲ阶段的工业规模大,且集中在城市中心,工业生产污染物排放量大,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城市环境问题突出。2.目前世界上的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认识到了工业发展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因此呈现出工业区向城郊迁移,并主要沿交通干线布局的趋势。下图为根据雪季降雪频数划分出的我国降雪地带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3.图中常年多雪带的分布规律是A.范围由南向北逐渐扩大B.范围由东南向西北增大C.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减少D.主要分布在较高纬度地区、高山高原地带4.我国不同地区降雪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A.东北地区——水汽B.塔里木盆地——纬度C.山东半岛——冬季风、地形D.青藏高原东部——太平洋水汽5.有数据表明,青藏地区的积雪日数呈减少趋势,这种变化的最直接影响是A.使岩石风化速度减慢B.使地表植被类型发生变化C.使冻土期延长D.短期内使河流径流量增大【答案】3.D4.C5.D【解析】3.结合图例分布可知常年多雪带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新疆北部、青藏高原地区和其他一些高大山脉地区,因此图中常年多雪带主要分布在较高纬度地区、高山高原地带。4.东北地区降雪的形成主要与其纬度较高有关;塔里木盆地的永久无雪带主要是受内陆封闭地形造成的水汽输送阻隔的影响而形成的;山东半岛北部的多雪带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位于冬季盛行风的迎风岸;青藏高原东部多雪带的形成主要与海拔和来自印度洋的水汽输送有关。5.积雪日数减少,地表岩石祼露日数增加,会加快岩石的风化;地表植被类型受多种因素影响;积雪日数减少,说明气温升高,会使冻土期缩短;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澜沧江、印度河等多条亚洲著名河流的发源地,气温上升,短期内会使冰雪融水增多,从而使河流径流量增大。丰满水库是我国东北大型水库,以发电为主。下图为松花江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松花江流域鱼类资源缺乏B.嫩江自东南流向西北C.松花江不参与海陆间水循环D.松花江航运业不发达7.理论上哈尔滨水文站冬季(11月—次年3月)径流量占全年的比重应非常小,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原因最可能是A.融水补给河流B.地下水补给河流C.大型水库发电D.河流发生凌汛8.下图中分别表示哈尔滨水文站和佳木斯水文站月径流量变化的是A.丁、甲B.乙、丙C.丙、乙D.丙、甲【答案】6.D7.C8.C【解析】6.松花江流域具有水域广阔、水中有机质丰富、水温适宜等条件,故鱼类资源丰富;根据水系特征可判断嫩江大致自北向南流;松花江流域属于外流区,参与海陆间水循环;松花江流域封冻期长、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凌汛、洪涝等均影响航运,故航运业不发达。7.由图可知,第二松花江上建有大型水库和水电站,冬季发电向下游大量放水,调节了冬季径流量,使哈尔滨水文站的冬季径流量占全年的比重较大。8.根据松花江所处的位置可知,4月和5月松花江有明显的冰雪融水补给,形成春汛,所以4、5月河流径流量应明显增大,故丁不可能反映两水文站月径流量变化;7、8月受降水影响,形成夏汛,河流径流量最大值应出现在7月下旬或8月,故甲也不可能反映两水文站月径流量变化;根据图中哈尔滨水文站与佳木斯水文站所处的位置可判断佳木斯水文站位于下游,汇水面积较哈尔滨水文站大,故径流量要大于哈尔滨水文站,因此丙表示哈尔滨水文站,乙表示佳木斯水文站。下图是我国某地毛竹经济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9.M处可能是A.竹材造纸厂B.竹纤维提取厂C.动物饲料厂D.动物养殖场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该产业链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②该地可能位于黑龙江省③该产业链可增强土壤肥力④该产业链无“三废”排出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1.该生产模式适合A.在平原地区分散发展B.在山区相对集聚发展C.在城市大规模发展D.在农村小规模发展【答案】9.C10.B11.B【解析】9.竹材造纸易造成水污染,与图中循环产业链的设计理念不符;竹纤维提取厂污染物排放多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