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集团信息化建设规划[仅供参考]前言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处于复杂多变的世界政治环境和全球一体化的经济环境中,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只有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入手,提高综合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在处于信息时代的今天,要提高企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加速企业发展步伐,必须针对企业的特点,用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技术和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目录(略)第一章、规划基础一、国家相关政策及企业发展战略◆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在我国,企业信息化担负着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重任。◆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任务。2001◆年11月26日吴邦国在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联合举办的“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大会”上作了“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带动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的讲话。明确提出了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企业信息化建设要与“三改一加强”相结合·企业信息化建设要与强化企业的基础管理相结合·企业信息化建设要与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相结合·企业信息化建设要坚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钢铁行业是被国家列为信息化的示范行业◆集团发展规划:集团充分认识到经营管理信息化对提高集团整体运转效率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以及自身基础和差距,把信息化规划列为五年发展规划的专题子规划。◆集团领导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集团各级领导对信息化工作高度重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建设性的意见。二、国内外企业信息化现状与发展趋势(一)国外企业信息化现状与发展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所导致的重大变化之一就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全球市场的形成。这既推动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又给企业带来严酷的生存环境:·传统的“相对稳定”的市场变化为“动态多变”的全球市场;·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比例增大,市场变得越来越“零碎”;·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独占性技术(知识)构成了产品的主要价值;·顾客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跨国公司的垄断性更明显,企业的兼并、重组更激烈,更动荡;1·环保意识、绿色制造呼声更强。面对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各国深刻认识到强大的制造业是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根本,纷纷推行国家级制造业发展计划,大力加强信息时代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应用与发展,用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改造传统产业。政府通过这些计划的实施起到了关键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并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研究开发及推广应用的管理机制。目前,国外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体现在四个方面:1、在产品开发与设计自动化方面·CAD/CAE/CAPP/CAM等技术产品已经比较成熟,这些产品正从孤立的单元产品向可集成的工具集方向发展;·注重开发具有技术独占性的产品;·并行工程成为研制新产品的重要手段;·支持产品快速创新设计和制造优化管理的协同设计与制造;·面向大批量定制的集成设计系统等等。2、在制造自动化方面·机械加工的数控化(NC、DNC)已经普及,FMC(柔性制造单元),FMS(柔性制造系统)正在广泛使用;·发展智能化、网络化、敏捷化的DFX、SBX、数控系统及底层设备,是制造自动化的发展方向。3、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支持方面·在经历了70年代的MRP(物料需求计划),80年代的MRPII(制造资源计划)之后,发展到ERP(企业资源计划)。发达国家MRP应用已非常普遍,其普及效率已达70-80%,财富500强中,已有80%的企业实施了MRPII/ERP。ERP应用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ERP正向敏捷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及行业化的方向发展,形成ERPII。4、在电子商务应用方面随着Inter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