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7页数学课堂有效互动的策略研究台州学院附属小学(临海市大洋小学)陈春仙【内容摘要】如何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自主、互动的学习,并且达到最有效的学习效果呢?我们课题组进行了数学课堂有效互动的策略的研究:一、学生无效或低效互动的现状透析。二、教师无效或低效互动的教学行为的现状透析。三、师生互动的策略。师生互动的策略包括时空互动的策略——时空共有、材料互动的策略——内容共创、情感互动的策略——情感交融、过程互动的策略——意义共生、互动评价的策略——成功共亨。四、生生互动的策略。包括生生之间的互看、互说、互辩、互帮和互问。五、师生、生生有效互动的技巧——倾听、解读和评析。六、实验成效分析。经过一年的实践研究,我们确信数学课堂有效互动的策略研究,能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关键词】有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策略一、问题的提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只有经历一次次的“互动”,才会真正地掌握知识、技能与思维的方法,才会真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但是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还发现:传统的被动、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仍居主导地位。机械操练、反复练习、熟能生巧的观念和做法影响着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上教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自主探索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某些教师即使重视让学生自主探索,也常由于经验不足或调控能力不佳,在考虑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同时,没有考虑是否有效。在组织合作交流时既不指导学生如何相互交流,也不监控学生在小组内的交往活动。小组活动表面上热热闹闹,气氛高涨,但是学习效率低下。学生交流流于形式,无效或低效现象普遍存在。随着《标准》的公布和实施以及课程改革的深化,人们越来越关注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如郭子平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几点思考》详细阐述了我们教师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时应该怎么做。陈庆宪老师的《让学生在“自主、互动”中学数学》也从创设氛围、提高效率和设计材料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让学生在“自主、互动”中学数学。诸如《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自主探索》的文章更是数不胜数。但关于在课堂教学中怎样互动、怎样的互动才有效以及如何评估的研究却很少见。如何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自主、互动的学习,并且达到最有效的学习效果呢?我们课题组提出了数学课堂有效互动的策略研究。希望通过研究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2页共17页第1页共1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7页负责人:陈春仙成员:林法炉殷红梅叶伟斌李海燕冯尚钗许玲月李慧英应敏二、研究基本思想1、课题界定(1)“有效”主要是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2)“互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互动是指一切物质存在物的相互作用与影响。狭义的互动是指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与具体情景下,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本课题的“互动”就是指教学交往,是指课堂教学这一社会体系的运行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借助课程内容这一主要中介而进行的认知、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人际交往和相互作用。包括“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前者是指师生之间的双向沟通的交往活动,主要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后者是指学生之间的多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