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实训中心实训文明规范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的需求,加速培养既有一定基础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职业技术人才。根据学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在强化职业技能的训练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质。以推行“5S”管理,实现实训中心工厂化管理为目标,特制订本规范。一、总则1.实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学生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场所。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从“有所知”走向“有所为”。2.实训教学创造职业岗位真实的实践环境。尽可能贴近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第一线,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下按照未来专业岗位群对基本技术技能的要求,自己动手进行设计和操作,熟悉并掌握本行业的主要仪器设备和基本工具,以及生产工艺、基本技能、专业技术等,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3.实训教学应通过在实践环节中专业知识的应用和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技术训练,不断拓宽与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面。4.实训教学注意让学生接触与学习高新技术,适应社会及行业发展的需要。5.实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在实训中心的技能操作、产品制作、项目实施和科技开发等一系列训练,既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又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使创造的欲望转化为以创新为核心的综合实践能力。6.实训教学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通过严格、长期的职业训练,在爱岗敬业的情操、团结协作的精神、遵纪守法的习惯和工程素质等方面对学生职业素质进行“养成教育”,为他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及其发展奠定基础。同时,通过科技开发、产品研制和工程项目等实训课题,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已学专业知识和经训练所获得的经验及掌握的技术、技能,通过群体协作来完成训练项目,使学生不仅能取得实际工作经验,并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组织管理能力和领导艺术才能等综合素质与能力。7.实训教学中开展“提倡文明用语、鼓励文明行为、养成文明习惯、争做文明学生、培养文明员工”活动。二、实训室出入文明规范1.实训班级进入实训中心必须在点名、考勤并按要求分组后列队进入,按要求进入指定位置。2.进入实训中心后由班长把考勤情况、分组名单交实训指导老师或实验员,并把各组组长向实训指导老师和实验员作一一介绍。3.学生实训中因故需离开实训场所,需向实训指导老师或实验员请假,获准后方可离开,并应按时返回。4.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参加实训,不得迟到、早退。迟到十分钟以上者,不得参加本次实训。早退十分钟以上者,不计当日实训成绩。5.每天上午、下午实训结束时由各组组长点名考勤,交班长汇总。6.实训指导老师或实验员宣布实训结束后方可列队离开实训中心。三、实训着装文明规范1.进入实训场所必须穿戴系统一制作的工作服、工作帽。不得穿戴自制、自备等不统一的工作服、工作帽。否则,不得参加本次实训。2.进入实训场所可以穿戴自备的工作鞋,但应符号工作安全要求,不得穿拖鞋、高跟鞋。3.按照工作安全要求佩戴手套、口罩、防护眼镜、护腕、套袖等防护用品。4.对有特殊防护要求的实训场所,应佩戴特殊防护用品。四、实训语言文明规范1.实训中应讲究语言文明,提倡文明用语。2.对老师讲话不得直呼其名,提问题要用“请”“谢谢”等文明用语。3.对来访、参观的客人,要用“您好!”、“客人好!(老师好!)”、“欢迎光临!”、“请多指教!”“客人再见、老师再见!”等文明用语。4.不准讲脏话、粗话,严禁谩骂、侮辱他人。5.不准给别人起绰号、代号,不准叫别人的绰号、代号。五、实训举止行为文明规范1.服从教师和实训中心管理人员管理2.实训室内应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和打闹,不准随地吐痰,不准乱抛纸屑杂物。3.严禁在实训室吸烟,饮食。4.禁止在实训室内做与实训无关的活动。5.实训中不许擅离岗位,不许串岗,不许来回走动。6.要保持实训室和仪器设备的整齐与清洁。7.不准乱动非本次实训用仪器设备。8.不准将与实训无关的物品带入实训室。六、实训操作文明规范1.实训前,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