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6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65页第一章编制依据及说明第一节编制的技术依据1、广东潮揭高速公路工程《施工监理细则》2、第3合同段《施工承包合同》3、《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3年上、下册)4、潮州至揭阳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第3标》特殊路基设计5、潮州至揭阳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3标》第一册至第三册6、潮州至揭阳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桥梁通用图第一册至第三册7、潮州至揭阳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通道、涵洞通用图8、交通部颁《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9、交通部颁《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10、交通部颁《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11、交通部颁《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第一册,第2页共165页第1页共16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65页土建工程12、交通部颁《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13、交通部颁《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019-98)第二节工程概况一、地理位置潮州至揭阳高速公路项目位于广东省东部,起点位于汕汾高速公路的铁铺互通,终点位于揭东县云路镇永和村,与同步建设的汕揭高速公路相接。潮揭高速公路的建设具有:完善粤东地区公路网结构,改善区域交通条件,加强潮州与揭阳的联系,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二、路线自然地理概况1、地形地貌:潮揭高速公路项目地处韩江三角洲平原,属潮汕平原的一部份,西端与第3页共165页第2页共16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65页榕江三角洲平原接壤,地势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呈倾斜状。地貌类型以低山、丘陵、平原为特征。高程多在1.0~10.0m之间,局部分布有弧丘,沿线鱼塘、排灌沟渠较多,河流主要有北溪河,韩江、枫江等。本标段位于磷溪镇和江东镇,地势平坦,中部为韩江东溪,东溪大桥横跨韩江东溪,河流两侧多种植作物,以石榴、香蕉、青枣、甘蔗作物为主。2、气候:本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四季不分明。年平均气温21.3~21.4℃;多年平均降雨量1685.9mm;多集中在4~9月;年平均蒸发量1734.5mm;多年平均日照1985.5小时。项目影响区季风显著,年平均风速1.9m/s。6~8月风速较大,均在2m/s以上,对施工有一定影响。第4页共165页第3页共16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165页3、水文地质:本标段主要河流为东溪,线路经过处宽约900m,旱季流量少,流速慢,雨季流量暴涨,水流湍急,控制着区域水系的发育,地表水十分丰富。本项目所在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中的孔隙水和承压水,遍布勘察区的种植土、亚粘土、粘土、淤泥质土。淤泥为相对隔水层,亚砂土、粘土质砂为相对弱透水层,砂、砾、卵石层为相对透水泥及主要蓄水层,含丰富的孔隙水。4、工程地质:本标段所在地层情况,第四系冲积层普遍发育,厚度较大,据钻探未揭露到基岩。本标段饱和、松散砂土多具中等~严重液化趋势,仅局部区域为不液化~轻微液化场地。对液化砂土地基,根据构造物设置,路堤高度,液化等级,液化砂土层厚度等情况。采用挤密砂桩进行处理或不处理。本标段软基主要为淤泥质土、淤泥,它们具有含水量高、承载力多小于70Kpa,含有机质及腐植质,易发生震陷,Ⅷ度区震陷估算值为150mm,针对软土地基的不同赋存条件,设计中采用清淤换填、袋装砂井等载或超载预压,预留抛高等措施进行处理。三、沿线筑路材料、水、电等建设条件公路建设的关系。筑路材料:路线周围有多个石场,生产各种规格符合高速公路施工要求的花岗岩碎石,可陆运直接到达现场;本合同工程用土可在意溪、砂溪第5页共165页第4页共16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页共165页等镇的岗地处设取土场,用自卸车以地方路网运输到现场;韩江砂量丰富,砂质坚硬洁净,属于中粗砂,施工用砂可向附近采砂场购买,用汽车直接运到现场;沿线水资源丰富,工程用水较方便。交通、能源、通讯、医疗条件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