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原因与对策:XX年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八方论坛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原因与对策一、当前农村消费需求现状及影响消费需求提高的成因分析(一)农民收入水平低、不确定性强且增长缓慢,影响农民的消费能力农业生产方式比较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农产品价格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走势难以预料;农资价格不稳定,上涨速度过快;劳动力总体上供大于求以及农民缺乏专业技能,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增长受到限制。尤其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中小企业倒闭,大量农民工下岗回乡,即使部分有技术的农民工能重新找到工作,但薪酬普遍会下降。以上这些因素,导致农民收入水平较低、不稳定,从而影响农民的消费能力。(二)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消费环境差,抑制农村消费的实现农村基础设施和消费环境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一方面,二元经济结构使得农村基础设施严重落后于城市,使不少地区的农户对家电需求处于“买得起但用不好、用不起”的窘境,抑制了农村市场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另一方面,目前大多数农村尚未建立完善的现代化流通体系,商业流通网点少,经营方式落后,专门的售后服务机构基本上还没有,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多样化。同时,由于对农村消费市场缺乏有力监管,商品质量参差不齐,也影响了农民消费的积极性。第1页共4页(三)农村居民消费观念保守落后、求稳求俭,制约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长期的自然经济、弱质农业培养了农村居民相对保守落后、求稳求俭的消费观念,许多农村居民不是没有钱,而是不敢消费、不肯消费,农村居民普遍存在“惜购”、喜存”的现象。严重制约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四)工商企业长期“重城市,轻农村”,致使“有效供给”不足,抑制了农村的“有效需求”长期以来,我国工商企业存在严重的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生产经营者所关注的主要是城市消费者,而对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消费结构、消费习惯、消费特征、购买心理等方面往往没有进行专门的市场调查并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从而抑制了农村居民的“有效需求”。(五)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滞后且不健全,制约着农民的即期消费86中国经贸导刊20XX年第16期李春迎由于我国农村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时间短、保障水平低、覆盖面小。农村居民的收入低,未来收入不确定,为了应对将来的养老、医疗、子女教育等,即使收入有所增加也不敢轻易增加消费,这就制约了农村居民的即期消费,抑制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六)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服务效率低下,消费信用制度不健全,影响了农村居民跨期消费的可支付能力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不完善,金融机构的数量、规模,产品等都少,服务方式单一且服务效率不高,支农力度不强,加上消费信用制度不健全,致使农村居民贷款难、消费信贷更难,影响提前消费的实现,也制约农村居民消费质量的提升。二、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第2页共4页(一)切实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高农村居民的购买能力一是加快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切实有效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二是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三是改善农业经营环境,在全社会营造重视农业、投资农业的良好氛围;四是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推动小城镇发展,切实提高现行农民工的劳动力价格,增加农民收入;五是切实加强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村青年创业;六是积极扶持和培植当地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以增加就业岗位,为农民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二)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构建现代化的市场流通体系,优化农村消费环境,推动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实现为了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一是必须尽快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建立符合农村要求的新型市场流通网络体系。三是加强对农村市场的监督管理,保护农民消费利益,提高农民消费信心。(三)加强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教育,引导更新消费观念,把握农村消费结构变化趋势,扩大消费热点一是教育和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现代的消费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