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根据《**省卫生计生委**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印发的通知》(陕卫规划发[**]48号)、《**省卫生计生委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陕卫办体改发[**]357号)、《XX市卫计局关于印发的通知》精神及《**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调整全省新农合运行管理制度的通知》(陕医改办[**]1号)、《**省卫生计生委办公室关于印发全省新农合大病保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陕卫办体改发[**]286号)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年新农合工作实际,特制定《**县新农合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一、明确覆盖范围、工作对象和参合缴费(一)覆盖范围新农合健康扶贫工作在全县范围内统一组织,统一实施,统一调整新农合报销政策和实施方案。在满足本方案要求的同时,在新农合基金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进一步提高工作对象的保障待遇。(二)工作对象新农合健康扶贫工作对象涵盖全县城乡参合贫困人口(含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农村特困供养人员、农村低保对象)。城乡参合贫困人口由县扶贫办、民政局认定。县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负责将工作对象及时在新农合管理系统、合疗本(卡)、居民健康卡信息中予以明确标注,便于识别和管理。对于城乡参合贫困人口身份管理建立年度动态调整机制,调整依据以县扶贫办、民政局认定的结果为准。(三)参合缴费县内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人口必须做到全部参合,不得缺一户漏一人,实现应参尽参。依据县扶贫办、民政局认定的农村贫困人口,属农村特困供养人员年度参合个人缴费按照全省新农合参合个人缴费标准由财政全额资助。农村低保对象年度参合个人缴费由财政定额承担。二、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一)门诊统筹第1页共4页1、城乡参合贫困人口新农合门诊统筹继续在乡村两级实施。城乡参合贫困人口门诊统筹中一般诊疗费由新农合全额报销,取消个人负担部分。2、城乡贫困人口新农合门诊统筹在乡村两级医疗机构门诊报销比例,在现有报销比例基础上再提高5个百分点。(二)住院统筹1.城乡参合贫困人口在一级医疗机构住院不设起付线,合规费用全额纳入新农合报销。2.对于符合分级诊疗规范、按照新农合技术转诊要求规范执行的城乡参合贫困人口,在全省各级各类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其住院报销比例在现有报销比例基础上均提高5个百分点。(三)门诊特殊慢病管理对于城乡参合贫困人口中的特殊慢性病患者,其认定办法和程序不变,报销办法不变。提高城乡参合贫困人口中特殊慢性病患者封顶线,提高标准为现有封顶线的20%。(四)新农合二次补偿工作全县当年新农合统筹基金结余或历年统筹基金累计结余达到实施二次补偿条件的,在制定新农合二次补偿政策时,优先考虑向城乡贫困人口倾斜。三、加大新农合大病保险保障力度对于城乡参合贫困人口新农合基本报销完成后,符合大病保险的,进入大病保险范围,其大病保险起付线在现有起付线基础上下降50%执行。四、扩大城乡参合贫困残疾人新农合报销范围1、扩大纳入基本医疗的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在已有运动疗法等9项残疾人康复项目基础上,将康复综合评定、吞咽功能障碍检查、手功能评定、平衡试验、平衡训练、表面肌电图检查、轮椅技能训练、耐力训练、大关节松动训练、徒手手功能训练、截肢肢体综合训练、小儿行为听力测试、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adi)测评、日常生活动作训练、职业功能训练、精神障碍作业疗法训练、减重支持系统训练、电动起立床训练、儿童听力障碍语言训练、言语能力筛查等20项康复项目纳入城第2页共4页乡参合贫困残疾人新农合基本报销范围。严格按照人社部、国家卫生计生委、民政部、财政部、中国残联等部门印发的《关于新增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的通知》(人社部发〔**〕23号)精神,以及省人社厅、卫生计生委、民政厅、财政厅、残联《转发关于新增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的通知》(陕人社发〔**〕16号)要求开展工作,及时开展报销,报销办法按现有政策执行。2、放宽健康扶贫对象中的残疾儿童(14周岁以下)住院转诊条件。首次住院转诊需按照分级诊疗要求和规范执行,后续治疗和康复治疗只需在县合疗经办中心备案即可。3、加大城乡贫困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