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村庄创建实施方案为扎实开展以“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为主要内容的“四好村”创建活动,结合该村实际,特制定创建“四好村”活动实施方案。一、工作目标围绕脱贫村摘帽“一低六有”和创建“四好村”的标准,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要求,以“推进农房五改、狠抓五项收入、突出三大活动、抓好三个层面”为抓手,加强村支部引领作用,发挥党员的带头带领作用,村委会的主导作用,村民的主体作用,重点在产业发展、居住环境改善、村民教化等方面下功夫,着力打造环境秀丽、文化氛围浓厚、村民富裕、邻里和睦的优美山村。二、工作措施(一)推进农房“五改”,确保群众住上好房子。1.改水。以户户吃上安全的自来水为目标,合理规划取水井或安装自来水。2.改厨。改造卫生厨房,改造后厨房通风明亮,灶台布局合理,设固定灶台,灶台砖磊、水泥抹面,台面贴瓷砖、地面硬化;尽量少用薪柴,提倡使用天然气、沼气、电等清洁能源。3.改厕。改造卫生厕所,农户选择建设干封粪尿分集式、双瓮漏斗式、三格化粪池式、三联沼气池式、完整下水道水冲式、双坑交替式等类型厕所,地面硬化、墙体贴瓷砖,无臭味、无蝇虫,达到无害化卫生厕所标准。4.改路。以农户便民路、入户路、庭院改造为重点,路面以水泥硬化为主,确保结实耐用、行走方便。同时结合乡情村情,辅以砖块路、石板路、鹅卵石路,体现乡村特点。5.改貌。对农户住房统一风貌。对现有安全农房进行风貌整治,体现乡村特色,不搞大拆大建,不贪大求洋,对墙面统一进行美化;植入文化元素,内容主要以“习惯”、“风气”为主要宣传内容。(二)狠抓“五项收入”,确保群众过上好日子。第1页共4页1.种植蔬菜增收。继续引导农户种植蔬菜,采取“公司+基地+农户、专合社+基地+农户、家庭农场+基地”等模式扩大种植面积,今年全村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500亩,大力培养蔬菜经纪人和营销公司,拓展销售渠道,确保群众种植的蔬菜卖得出、卖得好,努力使蔬菜收入人均增收300元。2.土地出租增收。采取引进公司和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规模化标准化种植蔬菜,每亩土地流转金350至450元,被流转土地农户有稳定的收入。3.入园打工增收。新建的4个产业园区,能吸纳100人常年入园打工,工资大约100元/人/天。4.外出务工增收。积极支持和鼓励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技能的群众到镇以外的地方务工,镇劳保所尽力提供就业培训和就业信息。全村有600余人外出务工,能收入1800万元左右。5.入股分红增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利用产业扶持周转资金和小额信贷扶贫资金入股产业园区,一般农户利用土地或现金入股产业园区,年终按10%分红。(三)突出“三大活动”,确保群众养成好习惯。1.开办农民夜校。继续开办好农民夜校,每月至少开讲2堂课,讲课内容涉及农业技术、法律、卫生、医疗、感恩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村风民俗教化等,要求在家的群众积极参加夜校的培训。将此项考核到“文明家庭”的评比活动中,通过学习培训,让群众自发地养成好习惯。2.文化下村入户。与镇文化站衔接,要将寓教于乐的文化演出送到村、送到农户,争取全年文化演出4场次,演出内容要丰富多彩,以弘扬勤劳致富、孝老爱亲、感恩奋进、遵纪守法、爱文明讲卫生等内容为题材。通过文化演出教化群众养成好习惯。3.评选“文明家庭”。开展“文明家庭”的评比表彰(主要是勤劳、诚信、守法、卫生、孝敬),每4个月评比一次,正面激励群众养成好习惯。(四)抓好“三个层面”,确保群众形成好风气。1.订立村规民约形成好村风。对村规民约进行修订和完善,使之更加合法合理,更具有可操作性。通过村规民约的约束,第2页共4页在全村形成人心思进、人心思上、公平正义的好村风。2.订立家教家训形成好家风。整理挖掘家族祖传的家教家训,并制作成牌匾等挂在农户房屋显眼处,教育群众常看、常学、常领会,铭记在心,遵照执行,从而形成良好的家风。3.抓好素质提升形成好民风。通过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提升群众的整体综合素质。抓好适龄学生文明素质教育,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促进每个村民好习惯的形成。三、时间安排(一)宣传动员(2017年2月7日至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