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基本制度整改报告[1]在加强育人为本基本制度建设教育活动中,我校制定了相对应的制度,并且做到落实。经过一个阶段的实施,通过征求全校师生的意见和领导班子成员自查,看到了优点,同时也找到了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我校制订了整改措施。一、加强制度的实施与综合素质的提高1、制定措施,稳步推进为了把此项工作切实抓好、抓出成效,我校继续深化制度,深刻理解目的和意义、指导思想,对目标任务和实施步骤、主要途径、基本标准及开展要求进行了详细的部署,为了使此项工作落到实处,成立了领导小组,为扎扎实实抓好此项工作打下了基础2、领导重视,积极参与为了把此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学校领导身先士卒,参加到制度的落实和实时中,确保育人为本制度的有条不紊的进行。近一年来,我校不断自我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不断商讨制度的实施,并且研究制度的落实过程中的不足问题,督促相关班级针对不足进行整改。为了营造育人为本的氛围,我校除积极有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制度精髓,深刻理解制度的内涵外,校领导亲自指导,为强有力的实施并落实制度做出了最大的努力。现在,育人为本已经成为学校的日常工作内容,对培养综合性人才越来越到位,而学校教师对制度的理解愈来愈明确,已经形成了的良好氛围。二、加强制度建设,做到公开力度为了做好育人为本工作,我校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结合上半年进行工作,反映出一些单位在公开工作上存在着问题,我校及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育人为本制度深化工作的通知》,要求在教育整改提高阶段,必须加以纠正,并且明确提出五点要求:一是各位教师要明确制度公开工作。二是各班要将育人为本作为每天每节课的内容来渗透教学中。三是各班必须把每日的育人为本工作做一下总结,有利于下一步的工作进第1页共10页行。通过全校师生的努力和认真整改,我校在育人为本制度制度建设中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全校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工作风气。在提高教育能力,提升学生素质等方面取得了实效。我校全体教师表示要以育人为本为动力,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上级部门的思想,及时查问题,及时整改,坚持其长期性一贯性,作为我校育人教学工作的长效机制,更进一步的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第二篇:小学育人为本基本制度小学育人为本基本制度1.全员育人导师制度。促进和保证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具体落实到教师,使育人为本的要求体现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成长中遇到的问题、烦恼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化解。学生成长导师要经常与所负责的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启发引导;对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要坚持做到每天掌握思想动态,及时教育疏导。2.建立学生安全全员目标责任制度。涉及学生人身安全的饮食、交通、科学实验、体育锻炼、安全保卫等,每个场所、每个环节、每个时段都具体责任到人,做到“谁主管、谁负责”。3.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制度。建立无缝隙排查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逐一登记,建立档案,及时救助。4.建立毕业生去向考核制度。把对每一位学生负责的要求落到实处。5.建立师德考核评议制度。每学期组织一次,把师德考核评议结果作为教师评先树优的前置条件,从4月1日起,面向教师的市级以上先进个人、政府教学成果奖、高级职称评定等必须在上学期的师德考核评议中获得“优秀”等次。师德评议考核的标准必须经全体教职工大会讨论,并经85%以上的教职工同意后实施。每学期教师师德考核评议结果必须在学校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教职工知晓率达到100%。6.建立学情会商制度。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学情台账”,每周班主任与学生成长导师研究一次“学情”,使每位任课教师都熟悉班内每位学生的思想、学习、家庭背景状况,第2页共10页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校长每月至少主持召开一次专题研究学生工作的办公会议,研究学生思想教育措施,逐班排查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情况,并逐人落实校级领导包靠责任制,切实做好转化教育工作。7.建立教师与家长经常沟通制度。学校对每学期每位教师与学生家长沟通的次数与效果进行考核,纳入教师业绩考评。家访要因生而异,形式多样,注重效果。8.建立家长学校制度。加强家长学校课程开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