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学质量监控工作意见以县委、县政府《关于深化推动全县教育改革和进展的意见》为指导,以素养教育精神和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引,以提高同学学业水平为核心,以促进老师专业进展、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水平为抓手,促进我县中学教学质量的高效、均衡、可持续进展。二、工作目标建立与现代教育进展要求相适应的中学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引导学校、老师强化质量意识,法律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深化实施素养教育,切实推动教学管理创新,促进同学可持续进展、老师专业进展,从而全面提升全县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三、监控内容(一)同学学习成绩:以课程标准为主要依据,以当前使用的教材为主要载体,通过堂堂清、周周练、单元过关等形式,监控内容密切配合教学进度,使得老师和同学对其教与学的状况形成客观、清楚的认识。(二)老师教学质量:一是依据各学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对老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估,二是依据《县中学教学工作法律规范》,对老师备、上、批、辅等教学工作进行评估,三是依据同学学习成绩的进展指数,对老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三)学校教学管理:学校根据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工作,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教学评价与测试制度科学有效,有利于同第1页共4页学的全面、可持续进展。建立了校本教研制度并落实到位,有利于促进老师专业进展。四、监控方法(一)过程性评价1.同学日常评价学校日常化同学评价可以采纳纸笔测试的定量评价方法,也可采纳非纸笔测验的定性评价方法,如上机操作、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完成某个任务的表现性评价、同学成长记录袋等。教育局有关科室可对学校日常化评价进行专项抽查。抽查方式主要是查阅相关材料、观看成果展示,辅以检测等,目的是了解某方面教学状况。2.教学工作视导学校要有专门的教学视导制度,每个月进行1次。组织行政人员和骨干老师推门听课,通过课后沟通、研讨、评价,促进老师专业成长,同时,形成简要报告,定性反映老师教学实绩。教育局将不定期组织人员对学校进行教学工作视导,主要包括综合视导、专项视导、随机视导等。除对老师的专业进展进行指导外,要对学校的教学管理进行检查和督导。3.老师进展记录县教育局、学校均应建立老师专业进展档案,对老师的任职、绩效、专业研修、获奖等专业进展情况进行记录。尤其要加强对“名老师”(包括骨干老师、学科带头人、名师)的管理。4.教学专项调研第2页共4页学校要定期采纳问卷调查与访谈等形式,每学期进行1—2次,调查同学对老师教学情况的反馈意见,调查老师、同学和同学家长对学校教学管理的看法。教育局相关科室要不定期到学校进行教学专项调研,重点评估学校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情况,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方法和途径等。(二)终结性评价学校组织的学业水平监测,除认真组织好每学期统一安排的2次(期中和期末)监测外,还应适度安排诊断性小型监测,以便及时了解教和学两方面的情况,发觉典型及时推广,发觉问题及时整改。教育局组织的学业水平监测,以期中、期末为主,每学年2—4次,由中教科和教研室联合组织,具体学校、学科、年级视有关情况确定。五、结果运用县教育局将建立质量监控奖惩制度,把教学质量的完成情况纳入对各中学的评估,并作为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每年对教学质量好的学校和个人进行表彰,在晋职晋级、评优评模的指标分配上进行倾斜;对教学质量在同类学校中排名靠后的学校和个人进行调研分析,并取消当年参加评优评模的资格。各学校也要设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并把结果运用到提拔任用、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评先中。六、组织实施第3页共4页1.成立领导小组。县教育局成立以副局长为组长的中学质量监控领导小组,由中教科、教研室、督导室具体讨论与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应领导小组,统筹做好质量监控工作。2.建立质量分析制度。县级质量监控由中教科根据监测结果撰写质量分析报告,召开质量分析会议。校级监控则由教务部门及时开展质量分析,召开分析会议,予以指导和督查。3.经验推广与帮扶。质量监控重在诊断、调控、导向。县教育局相关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