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70页章节名称第一章运营管理概论教学目的与要求:1.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要能够掌握运营管理的一些基本概念:(1)生产的概念;(2)运作的概念;(3)运营的概念2.了解和知道制造性生产与服务性运作的区别和联系。3.了解运营管理的地位和作用。4.知道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5.了解现代运营管理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运营的概念;制造性生产与服务性运作的区别和联系难点:现代运营管理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导入新课】企业管理的三大职能是什么?(提问)(1)市场营销。即引导新的需求,至少要获得产品和服务的订单;(2)生产运作(运营)。即创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过程;(3)财务。即资金运动过程;《生产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运营管理》(operationsmanagement,OM)服务业的兴起前工业社会(Preindustrial):农业、采掘业工业社会(Industrial):制造业后工业社会(Postindustrial):服务业美国从事服务业的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40%(20世纪初)、55%(1950年)、80%(现在)人们最初对上述变换过程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对有形产品变换过程的研究,即对生产制造过程的研究。从研究方法上来说,也没有把它当作“投入+变换=产出”的过程来研究,而主要是研究有形产品生产制造过程的组织、计划与控制。所以,相关的学科被称为“生产管理学”(在西方管理学界,称为“productionmanagement”)。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工业化、信息化的进展,人们除了对各种有形产品的需求之外,对有形产品形成之后的相关服务的需求也不断提高。而且,随着社会构造越来越复杂,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原来附属于生产过程的一些业务、服务过程相继分离、独立出来,形成了专门的流通、零售、金融、房地产等服务行业,使社会第三产业的比重越来越大。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医疗、保险、理财、娱乐、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要求也在提高,相关的行业也在不断扩大。因此,对所有这些提供无形产品的运作过程进行管理和研究的必要性也就应运而生。系统论的发展另一方面,系统论的发展使人们能够从更抽象、更高的角度来认识和把握各种现象的共性。所以,人们开始把有形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无形产品--服务的提供过程都看作一种“投入--变换--产出”的过程,作为一种具有共性的问题来研究。这种变换过程的共性主要表现在,其产出结果无论是有第2页共70页第1页共7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70页形还是无形,都具有下述特征:1、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即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2、需要投入一定的资源,经过一定的变换过程才能得到其使用价值;3、在变换过程中需要投入一定的劳动,实现增值。因此,人们开始把对无形产品产出过程的管理研究也纳人生产管理的范畴中去。或者说,生产管理的研究范围从制造业扩大到了非制造业。这种扩大了的生产概念,即“投入--产出”的概念,在西方管理学界被称之为“operations”,即运营。即无论是有形产品的生产过程,还是无形产品的提供过程,都被称为运营过程。投入主要是人力、资金、物料、设备、技术、能源、土地、信息产出主要是产品和服务为什么要学习OM?1、运营管理活动在所有的社会组织中居核心地位:世界上就业人员中有过半数的人从事生产与运作管理活动。2、运营管理活动包括:顾客服务、质量保证、生产计划与控制、进度安排、工作设计、库存管理……3、社会组织所有其他方面的活动都与OM活动相互联系,如财务、会计、人力资源、营销……企业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向市场提供大量的有形产品或无形产品(服务),在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过程中,如何使投入的各种资源顺利实现形态的转换,实现价值增值,是运营管理的主要内容。第一节运营管理的含义和作用一、几个概念生产:形容以加工制造为主,产出有形产品的制造业的特征。运作:形容以提供劳务为主,产出无形产品的服务业的特征。运营(生产与运作):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