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课题思考1.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在不断增强还是有所削弱,其主要表现和原因是什么。当前我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不断增强,全区农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较高,在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中,较好地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其主要表现和原因是:一是班子结构优化,责任分工明确。村级党支部领导班子的年龄、文化结构明显改善,80%的村党支部充实了35岁左右的成员,38%的村党支部班子平均文化程度达到了高中水平,一些党性强、作风正、有文化、素质高、群众拥护的党员被选拔到村级领导班子中来。同时,各村支部都建立了工作目标责任制,村干部职责清楚,分工明确,村级班子建设整体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二是管理制度完善,党员作用突出。绝大多数村党支部都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规章制度。积极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联系户等党内活动,广大党员积极响应村党支部的号召,向身患重病的村民献爱心,义务出工出力,整治村屯环境卫生等等,较大地增强了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另外,党支部通过开展自身示范、身边典型引导等活动,增强了广大农民党员在农村生产生活中发挥作用的积极性,特别是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广大农民党员能够自觉地发挥作用。三是教育培训到位,能力素质增强。近年来区、乡两级坚持对村干部进行经常性培训,有效地增强乡村干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提高了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带领致富及带头致富的本领。2.造成村党支部书记人难选、发展党员难问题的主要原因。(1)造成村党支部书记人难选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年龄、知识结构的制约。有的党员在群众中威信较高,但由于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低,致富能力不强,因此无法胜任。同时,一些村党支部又不注重对年轻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多第1页共4页年不发展党员,年轻党员偏少,后备力量不足,后备干部培养工作处于停滞状态。二是大多数农村党员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选择,偏重个人利益。在农村,村民想推选那些头脑灵活、年富力强、致富能力突出、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做他们的带头人,但这些人把精力往往都用在自家的生产生活上,或者长期外出打工,对村里的事情不是很关心。因此,感觉到在推选农民的致富带头人方面,上级部门缺乏正确舆论的引导和优惠政策。三是家族势力严重。在选举时依靠家族的关系,分帮结伙,拉选票,有时造成两败俱伤,有时靠不正当手段当选,群众不拥护,而真正群众拥护的由于票数不够而未被选上。四是乡、镇领导的好恶,以及裙带关系的干扰也是造成党支部书记难选的一个重要原因。(2)发展党员难的主要原因:一是发展党员工作缓慢,部分村党支部长期不发展党员。由于有的乡镇党委重视不够,抓的不实;有的村党支部忽视自身建设,使发展党员工作缺乏坚强的组织保证。二是农村入党积极分子队伍萎缩,基础工作薄弱。由于个别党支部和党员“两个作用”发挥不突出,基层组织配套建设工作薄弱,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滑坡,影响了群众要求入党的积极性。三是组织员机构不健全,力量不充足,队伍不稳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3.造成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一是政府职能没有完全转变,对党员干部队伍的管理教育不到位,相应措施不健全,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当官做老爷”的衙门作风依然存在。二是部分党员干部综合素质较低,不注重自身文化素质、思想素质的提高,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为政不廉,存在以权谋私、公款吃喝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另外,由于文化水平所限,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差,致富本领不强,群众想的、盼的难以实现。为此,群众对部分党员干部很失望。三是工作作风不够深入,群众观念淡薄,服务意识不强,第2页共4页致使很多工作落实不到位。特别是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了解掌握实情不够,在为群众办实事、排忧解难上还有差距,往往只停留在形式上,党员发挥作用不强,群众对搞形式主义摆花架子表示厌烦;有的干部精力不集中,忙于私事多,“走读”现象严重。四是农民群众要求干部处事有章可循,办事公开透明,而目前有的村村务公开不规范、不具体、内容不清晰,尤其是财务管理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