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涵深基坑开挖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编制原则1.1编制依据(1)施工设计图和招投标相关文件(2)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质量验收标准、安全规范、相关的标准图和参考图等相应规范(3)现场实际地形地貌情况、周围人文环境(4)施工机械和人员配置等1.2编制原则(1)确保桥涵基础施工的安全(2)积累资料,作为以后设计、施工参考。2、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及适用范围我单位承建渝利铁路第Ⅰ标段货车外绕线土建工程施工里程为HLDK10+943.58~HLDK23+587.79,全长13.5公里。主要结构物王家河特大桥、金洲大道跨双线特大桥、寸滩特大桥、金通大道框架桥、涵洞等。基坑作业的主要构筑物为三座特大桥与金通大道框架桥。根据相关规定开挖深度大于5米的为深基坑,主要有桥墩钻孔桩承台8个、桥墩扩大基础基坑6个、涵洞基础1道。2.2工程地质概况地表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筑土、坡洪积层及坡残积层粘性土,下伏基岩主要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上段J2S泥岩夹砂岩、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下段J2XS泥岩夹砂岩、侏罗系中统新田沟组J2X泥岩、页岩夹砂岩。2.3气象特征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具有冬暖春早、夏热秋凉、无霜期长、多云多雾及雨量充沛等特点。3、施工方法及施工要点根据本工程现场的地质及水文条件,深基坑采用放坡开挖施工。坑底尺寸在基础尺寸外加0.5米做为工作面,工作面外设置0.3米宽排水沟,排水沟设置一定纵向坡度,将水汇集至坑角集水坑内,用水泵排除至基坑外。粉质粘土按1:0.5放坡,全风化、强风化岩层1:0.25放坡。3.1、基坑放样由测量人员用全站仪精确测量基槽平面位置,根据基坑底面尺寸及埋置深度、地质水文条件等确定基坑开挖的尺寸。基坑底平面尺寸比结构物基础设计尺寸各边加宽0.8米。由测量人员定出开挖边桩,连接边桩即为基坑开挖边线。在放样过程中适当加大基坑开口尺寸,以保证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遇到不稳定土层时,能够适当加大不稳定土层的坡率。3.2、基坑开挖深基坑开挖时,土方根据开挖深度选择挖掘机为主开挖,并由人工配合进行边坡修理、基坑顶面排水沟的修建等辅助工作:岩层采用浅眼松动爆破开挖,开挖到位后,由人工采用风镐对基底进行清理。开挖过程中,随时注意基坑四周的土质情况。当基坑沿顶面裂缝、坑壁松塌等影响基坑稳定时,立即加固支护必要时喷射混凝土进行封闭防护。基坑四周用土堆成30cm高土坝,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冲刷坑壁,基坑底设置集水坑。基坑开挖成型后,周围外设置围栏,并用密目网封闭。同时在基坑周边以及施工临时便道设置警示标志。4、工程质量保证措施4.1、质量目标:基坑施工质量合格率为100%。4.2、质量保证措施1、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不得长时间暴露、扰动或浸泡。2、开挖过程禁止扰动基底,挖至接近基底标高时预留20cm由人工进行清理。3、基坑顶面四周设置土坝或截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内。基底不得受水浸泡,其上淤泥或杂物必须清理干净。4、基坑开挖后,对天然基底进行检验才能进行基础施工。4.3、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检验方法基坑开挖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1平面周线位置(mm)不小于图纸要求用经纬仪测量纵横各2点2基底标高(mm)土质±50水准仪:测量5~8点石质+50,-2003基坑尺寸(mm)不小于图纸要求用尺量4.4、施工过程控制强化质量意识的教育,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施工设计图纸、质量标准及验收规范。坚持岗前培训及持证上岗制度,坚持“三检、四按、五不准、六做到”,即:三检:“自检、互检、交接检”;四按:“按图纸、按规范、按工艺、按标准”;五不准:“资料不全不准开工、材料不合格不准进场、测量闭合不符合要求不准使用、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行下道工序、达不到质量标准不准交工验收”;六做到:“方案做到合理、技术资料做到齐全、质量检验做到可靠、施工试验做到真实、测量数据做到准确、施工方法做到正确”。5、安全生产保证措施5.1、安全生产目标安全生产目标为:无安全事故,创建“国家安全达标工地”。5.2、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为保证工程顺利实施,项目经理部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工程的安全生产,确保安全措施的落实。5.3、安全管理措施1、开工前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