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读“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心得体会VIP免费

读“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心得体会_第1页
1/1
读“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心得体会兴义市仓更镇仓更小学李显超《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这是于老师早就有的看法,因为他这个结论是从实践中来的,所以还是让实践来说明这个问题。他就是从实践的具体事例向人们讲述了“教语文,其实很简单”的这一问题。首先,列举了李希贵先生任校长后实施了一个“语文实验室计划”。“计划”中规定了高中每周上六节语文课,两节老师讲,四节放手让学生读书,(包括读课外书)。老师只讲教材的精彩之处、表达的方法和语文知识。结果,学生的语文素养大幅度提升,彻底改变了高考时语文成绩不理想的局面。精讲,居然成功了!教语文是不是很简单?这个实例说明了学生语文成绩的好坏,学生阅读是至关重要的。其次,列举了吉林丰满区第二实验小学的杨巧云老师,杨巧云,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她平时几乎没上过公开课!这样一位默默无闻的人,怎么能教出语文成绩这么优秀的学生呢?但是,经全国有名语文专家带人到吉林市丰满区第二实验小学调研,看看杨巧云是怎么教语文的。杨老师说,六年来,她只抓了两件事:一是读书,大量地读课外书;二是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要坚持写。别的家庭作业基本没做。六年来,她坚持引导学生读写、作文,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这是最大的精彩。杨老师怎样教语文?概括起来就两个字:读、写。就是多读多写。第三,于老师列举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红学家冯其庸先生,由于当时的社会现实,他无学可上了,但由于他的爱好读书,读了许多部著作,17岁那年,在哥哥的帮助下,考起了镇上办的中学,当时教国文的丁约斋的三句话对他影响较大。一是:“读书要早,著书要晚”;二是:“读书从识字开始”;三是:“写好了文章要多读几遍”。这三句话,他现在回想起来,仍旧是对的,无论是读书还是写作,总是不会忘记,总觉得自己的读书太少。丁老师怎样教语文?一是赏识学生,二是启发点拨,教给方法。冯先生的例子,也再次告诉我们,教语文和学语文一样,都是一个“读”字——多读书。是的,我也有相同的体会。在2013年秋季学期,我被调到一个村级小学任教,那里比较偏远,但学生活泼可爱,在教学分工中,我被安排了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从学生往常的成绩看,天哪,基础太差,16人中,无一人及格,最高分考了45分,我心里十分害怕,今年的及格率又要为零了。但是,在短短的半学期中,学生适应了我的教学,一个个活泼可爱,每天早上八点半左右就到学校了(当时,学校10:30分上课),自觉地读起了课文来,半年来80%学生对80%的课文都能熟练地背诵出来,那半年期末考试有14个人及格,但最高分67分。总体看,进步还是很大的。所以,从于老师的《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这一观点看,的确,在语文的教学中离不开读和写,只有让学生多读多写,才能从中悟出好多道理与知识,更好地提高语文素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读“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心得体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