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绝句》说课稿VIP免费

《绝句》说课稿_第1页
1/1
《绝句》说课稿镇江市实验小学沈苗一、教材分析:《绝句》是苏教版第六册第四单元“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全诗画面明丽,语言生动,情感欢悦,意蕴畅达,描写了成都草堂前明媚的春色,表达了诗人愉快的心情和对和平的向往。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全诗。学会生字“绝”。2、结合诗句,描述画面,进而达到理解全诗,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学重点)3、体会本诗的写法和作者对春景的喜爱和对和平的向往之情。(教学难点)三、教学过程我以解题“绝句”导入全诗的教学,并依次分为“初读课文”、“理解诗歌”、“体悟写法”和“体会诗情”四部分。(一)初读课文由于这首诗学生之前就已经比较熟悉了,再加之预习工作,所以学生们基本可以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因此,在初读诗歌这部分,我的着重点是通过范读引出本首诗的停顿节奏,进而让学生初步把握这首诗的韵律,能够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读出本诗的韵味来。(二)理解诗歌为了营造本诗的美感,我将每一句诗比作每一幅画面,再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最喜爱的那幅。在学生描述的基础上老师再加以点拨,突出每句诗中的关键字或知识点。第一句诗我重点抓住“翠”和“鸣翠柳”在翻译时需要注意的颠倒顺序,“翠”的强调是为后面体悟写法中的“色彩美”做铺垫,强调翻译时词语的倒装,既为后面理解“东吴万里船”服务,也是本首古诗教学的一个学法指导。第二句诗则通过学生的动作和我的板书画图理解动词“上”,“青”的理解与“翠”基本相同。由于一二句诗是诗人描述了眼前的春景,也比较浅显易懂,所以,我放手让学生结合诗句与图片加以想象连起来描述,再通过朗读读出对美丽春光的喜爱之情。第三句与第四句诗学生在理解和描述时略显难处,尤其是第三句中的“含”,此字在本诗中理解为“嵌”,但学生从字面上很难表达出来,此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而,这里需要通过老师的情景渲染和语言启发,带领学生体会这个“含”字的妙处。我设计了过渡语来描述三四句诗构成的画面,帮助学生加深这两个画面的含义,做到“有放有扶”也是为后面学生顺利地描述全诗做好铺垫。(三)体悟写法本诗的一大亮点便体现在它写法上的精妙,全文短短28个字,做到了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对仗工整,学生通过前两部分的学习,对诗歌的美与妙已有所感悟,但还未全面,所以,我采用启发点拨的副板书形式帮助学生总结出本诗的写法,将这一教学难点顺势解决。(四)体会诗情作为中年段的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读懂和会背,体会诗人的情感这一能力需要培养起来。老师需要站在比学生更高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因而我抓住本诗前部分与后部分描写景物的不同,设下悬念。并通过学生搜集诗人写作背景这一方法,加以补充,让学生学会将诗人的情感放到历史中体会,当然,这样的目的重在初步引导学生学会结合诗人的写作背景体会诗情这一方法,便于走向中高年级的他们更好的感悟我们古诗的独特魅力。(五)课堂练习课堂是需要学生们动脑动口又动手的,所以,我留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时间去完成本课《补充习题》上的相应题目,这样既能达到当堂检测学生的听课效率,也让学生巩固了本课的一些知识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绝句》说课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