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铸就学生心目中永远的师魂第四中学杨洪君“不觉花红柳绿浓浓意,江山素裹银装已冬声”,日升日落,第一学期的光阴在纷杂、忙碌中恍如弹指一挥间,蓦然回首,痛苦与收获同在,希冀与责任长留。和如此众多名师同一学年是我的不幸,恨:生不逢时,壮志难筹;和如此众多名师为伍是我幸运,喜:受益匪浅,脱颖而出。故如我所说,并非经验,仅是感受点滴,欲与在座同仁们共享,望不笑、不弃。古语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深以为然,身体力行。在物理教学中,我穷思竭虑,不断给自己提出问题,并努力探索加以解决,譬如2004年的夏天,酷热难挡,可更为炙热的是学生几乎人手一个的“悠悠球”,充满着神奇和乐趣,人人为所谓的“休眠、溜狗、鲤跃龙门”等各种技巧痴迷而津津乐道时,我不禁而问,这究竟是何缘故?带着几分好奇和狐疑我也买了一个,将之拆开,恍然大悟,不禁失声而笑,原来如此,但我们不得不为发明者鼓掌,赞叹,仅仅一个“圆周运动,高速离心“的知识的简单应用却创造了如此巨大的经济价值和市场效应,我们必须告诉学生“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就是未来”。于是我问学生,并把这些讲给他们,而且联想到洗衣机中的甩干筒,联想到了游乐场里惊险刺激的过山车,兴趣昂然,寓教娱乐。北方的冬天屋子为什么要上二层窗户或封一层塑料布并且中间要撑起来;为什么街上的恒力风档上要再贴一层玻璃,中间还要垫上一块泡沫;为什么窗花千姿百态,等等。太多的为什么,太多的疑惑令我查阅资料,不耻下问,教学相长,不断丰富和加深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尽可能的使知识系统化,是物理生活化。同时兴趣所致,也很愿意在其他学科领域驻足,领略和欣赏一下别具特色的美丽,有意无意的积累了一些相关知识,并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使之内化成一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坚毅执着,求真务实”的品格与精神。一专多能令我可以在课堂上纵横驰骋,使物理学更为生动、鲜活,也使我的物理课别具口味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和喜爱。在教学管理上,我不知道哪天是我的早课,也不管是否有我的晚课,早来晚走,三年如一日,几乎成了一种顽疾,难以治愈,每天把满腔的热忱青贮于班级,倾注在每个学生身上。篮球场上我和同学们挥汗如雨、仰天怒吼,越野赛前,凛冽的寒风中我和同学们一起飞奔,豪情万丈,两年半的历程中我们同甘苦,共喜忧,一同进步、成长。冰化了,花开了,春天将如期而至。古语云“尊其师,方能重其道”,在每一位老师得真切关注、关怀、感染下他们长大了,懂事了,与老师心里的距离更近了,班级的各项事务做起来更生动,也更像模象样了。班级的卫生实行组长负责制,教室、走廊、楼梯,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班长监督检查;纪律师生齐抓共管,专人负责,奖罚分明;间操高度重视,体委专项整治,实效显著,为大家营造了一个整洁、清新、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和环境,而我只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了。自此,运动会从惨淡无光变为连续两年第二;校日常检查从与优异无缘到如今连续五周荣获流动红旗,等等。可以说我们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这一切1的一切都应归功于学生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归功于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归功于每一位任课教师的无私付出,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目中铸就了永远高尚的师魂。以上仅为我思想中的浪花朵朵,仅为我班任工作中的至深感受和体会,我不敢妄自尊大,亦不愿妄自菲薄,可能言语间似有班门弄斧,变相吹牛之嫌,实为我水平有限,词不达意,望各位领导、家长和老师能不吝赐教,我定躬身聆听,感激涕零。2006年12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