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鉴赏课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高中音乐鉴赏课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学生自学音乐知识:(1)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2)南方民歌的基本特征a.楚声和吴声b.风格特征:流畅细腻婉转飘逸(见课本第37页)比较:南、北方民歌的基本特征云南民歌《弥渡山歌》欣赏:①地域分析:弥渡地处滇西高原。它的北部有云岭和怒山,南部有哀牢山和无量山,加上相距不远的大理石林和洱海,可谓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正因为这里山清水秀,所以也是蕴藏民歌的大好地方。②歌词:山对山来岩对岩,蜜蜂采花顺山来,蜜蜂本为采花死,梁山伯为祝英台。山对山来岩对岩,小河隔着过不来,哥抬石头妹兜土,花轿搭起走过来。《弥渡山歌》的歌词共八句,前六句或兴或比,直到最后两句才切入主题。前面的兴、比,暗示着爱情道路上的艰难曲折,最后点题却表现了追求纯洁爱情的决心。极具南方的含蓄色彩。云南民歌《弥渡山歌》欣赏:1.聆听《弥渡山歌》,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歌曲的旋律婉转、飘逸,表现手法巧妙而充满美感,富有南方山歌的独特风格。2.随音乐学唱这首云南民歌《弥渡山歌》。3.分析《弥渡山歌》的旋律特点,探讨人们的生活环境对音乐风格会产生怎样的影响。4.4.云南民歌推荐:云南民歌推荐:《小河淌水》《绣荷包》《小河淌水》《绣荷包》浙江民歌《对鸟》欣赏在我国,以对花名为题材的民歌到处都有,“对花”、“反对花”比比皆是;而以“对鸟”为题材的民歌,大概全国仅此一首。作品分析讲解:《对鸟》是一首浙江乐清山歌,其内容是为少年儿童增长自然知识的。它采用对唱的形式和吴地方言演唱,问者和答者各唱一段,彼此轮流更替。因此,即兴编词的要求很高。这首歌共四段歌词。一,三段为问段,二,四段为答段。从音乐上看,它有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为徵调式,四个乐句按“起承转合”的方法进行运转。后一部分为羽调式,它延续了前一部分的陈述方式,但在音调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鸟》作品欣赏:1.聆听《对鸟》,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及歌曲中调式色彩的变化。歌曲的音乐清新爽朗、真切自然,颇具儿童对山歌的纯真色彩。2.分析其旋律与当地方言间的联系,说说你的看法,在其他地区的民歌中有无类似情况?这首民歌又采用吴地方言演唱,南方民歌色彩颇浓。浙江民歌推荐:《采茶舞曲》湖北民歌《幸福歌》欣赏:《幸福歌》是新中国成立后传播开来的新民歌,歌曲的内容是歌颂解放后农民幸福生活的。湖北民歌《幸福歌》欣赏:1.聆听《幸福歌》,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思考这首歌的内容及时代特点.这首歌采用一领众合的形式,情绪热烈欢快,充满乐观向上的激情。歌曲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的领唱为歌曲的主腔,齐唱的合腔重复主腔,用以巩固主腔地位。后半部分的主腔直接陈述,而合腔部分以扩充的手法将情绪推向高潮。2.说说民歌的发展与社会变革之间有什么关系。3.随音乐学唱这首湖北民歌《幸福歌》。4.湖北民歌推荐:《龙船调》《六口茶》作业:(任选一题)1.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是什么?2.南方民歌的基本特征有那些?3.学唱(或抄写)一首南方民歌的歌词,并进行分析评说。伴随着音乐结束本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