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初中2、学科:鲁教版思想品德2、课时:1课时3、学生课前准备:①回想自己的一次消费经历,并准备在课堂上向师生描述。②上网搜索并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内容。③发现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尝试同学间互助解答4、制作课件,以互联网中搜集本课所需要的内容。二、教学课题做个聪明的消费者(一)明明白白消费(二)营造放心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三、教材分析本课题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明明白白消费”,主要说明公民作为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让学生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树立维权意识,为第二部分的学习奠定基础;二是“营造放心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主要分析说明要营造放心消费环境,消费活动中的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都必须依法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同时,让学生掌握一些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权利的有效方法,做到学以致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掌握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2、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运用公民消费者权益方面的法律知识,观察分析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和问题,增强识别非法侵害公民消费者权益的行为的能力。(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初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消费者权益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善于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作斗争,提高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营造放心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教学难点:明明白白消费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讨论式教学法。3、自主探究法。五、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播放视频《在一个肮脏无比的作坊里,地沟油的制作》来源于【百度视频】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kzNjY4MjYw.html师: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播放完毕)刚才是一段地沟油制作过程的视频。而正是这样的地沟油却大量地流入到寻常百姓家的餐桌上,说不定在座的同学和我也曾经食用过。那么,你认为食用地沟油会有什么危害?生回答,教师引导、点拨、总结。师:同学们,在生活中,类似的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现象不胜枚举,这就要求我们消费者擦亮慧眼,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那么,怎样才能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呢?这一节我们就来学习。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见课件(一)明明白白消费〈自主学习我最棒〉【教师活动】下面先请同学们自主学习课本的第一部分内容P课本116――117页,找出消费者享有的权利有哪些?并了解最容易被侵犯的几种权利的含义?老师要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活动】(1)自主学习课本第一部分内容。并对重点问题、疑点、难点作出标记。(2)小组交流讨论,解决疑难点。将不能解决的汇报给老师。【教师活动】归纳总结,讲解学生提出的疑难点。通过本环节使学生了解作为消费者应该享有权利的知识,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新闻探究一〉【新华网】展示图片:《工作人员正在收集地沟油》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1-12/30/c_111340826.htm【光明网】:延展阅读《专家揭地沟油流入餐桌过程》: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2-01/02/c_122525828.htm?prolongation=1主要描述地沟油的来源及危害。【学生探究】(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和图片,回答地沟油的制作、销售、食用等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合法权利?(2)讨论:分析材料,说明怎样才能让人们放心地消费?【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并作出总结:侵犯了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权,知悉真实情况权,公平交易权。通过分析上述材料,可见要想让人们放心地消费,需要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等的共同努力,那么,他们分别应该怎么做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部分了:本探究活动结合当前时政热点来运用所学知识,可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承上启下,引入下面的学习内容。(二)营造放心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新闻探究二〉【新闻回放】:来源于【中国军网】《公安机关摧毁60个“地沟油”犯罪网络》http://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