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经中学高三语文组诗歌的形象教案(请结合学生活动单使用)角度一:人物形象一、鉴赏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例1]请赏析这首诗诗人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答案】(步骤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步骤2)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步骤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例2]试赏析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解读】“驿里”:远离家乡的游子动作:“抱膝”独自一人、默默呆坐的神态(孤独)“影伴身”:“伴”人影相怜,形影相吊动作:想象中家人坐在灯前说着自己【答案】本诗刻画了一个因在客中度节而思念家人的形象。(要点一)“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要点二)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和思家之情。“还应说着远行人”既说明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也体现了家人对诗人的思念。(要点三)二、鉴赏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例3]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诉衷情陆游【答案】(步骤1)诗歌描写了一个满怀报国热情却被闲置不用、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抗金英雄形象。(步骤2)诗中以“万里”“匹马”来表现人物曾经的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以“关河梦断”“泪空流”写出自己的年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身老苍州”,但仍“心在天山”,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步骤3)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因理想与现实格格不入的痛苦与愤闷以及强烈的爱国热情。常见人物形象见《金榜》107页知识清单请教师上课时,将以下的方法有计划地贯穿到上面试题的讲解中,不要放在最后总结。一、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解题方法1.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运用想象,感知形象。2.抓住描写,分析人物形象要注意诗人对诗中人物的描写,通过其语言、动作、肖1搬经中学高三语文组像,特别是细节描写,运用联想,体悟感情,定格形象。3.结合背景(或典故),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巩固练习】1.赏析这首诗歌的人物形象贫女秦韬玉【参考答案】(步骤1)本诗描写了一位哀伤、惆怅的贫女形象。(步骤2)她风采优雅、品德高尚、勤劳能干,针线刺绣精巧,但生于蓬门陋户,伤叹无媒人可托,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步骤3)诗人借她表达了因怀才不遇、寄人篱下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2.请分析这首词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点绛唇李清照【参考答案】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写少女的情态,展现了人物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在“走”与“回首”的矛盾和“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现了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含羞、好奇、爱恋等)。这表现了她的天真、勇敢,和对封建礼教束缚的轻视的一面。3.总观全词,你从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试做简要赏析。鹧鸪天苏轼【答案】一个抑郁不得志的闲人形象。上阙借景抒情,透过幅幅画面,能隐隐看到诗人那种百无聊赖、无可奈何的心境。下阙直接描写人物的抑郁,结尾点出主题,一个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地消磨岁月又无可奈何闲人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2搬经中学高三语文组角度二:景物形象[例1]鹧鸪天代人赋①辛弃疾【参考答案】(步骤一)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步骤二)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步骤三)这是一首热爱田园生活的颂歌,表达了作者解官归居后鄙弃官场的思想感情。[例2]次石湖书扇韵①姜夔②【参考答案】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备考锦囊】常见的提问方式:1、这首诗以什么为诗歌的主要意象(刻画了什么形象),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2、本诗通过哪些意象(景物),表达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二、分析意境类[例3]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