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教材分析:音乐作品《小老鼠和泡泡糖》表现的就是一只小老鼠与泡泡糖之间的故事,风趣幽默,充满童趣。音乐内容是幼儿易接受且感兴趣的,音乐节奏鲜明活泼,非常适合中班幼儿表演。幼儿扮演小老鼠与这个音乐一起游戏,一定会使他们在与音乐一起玩的过程中,张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地自我表达,同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因此,结合《纲要》精神,我设计了这节韵律活动《小老鼠和泡泡糖》,重点是让幼儿大胆想象,探索泡泡糖会粘在身体的哪些部位,难点是用大幅度的动作夸张地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样子。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合拍地表现老鼠左右张望走的动作,较形象夸张地做出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动作。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探索泡泡糖粘在身体各部位的动作,从中体验韵律活动的快乐。3、启发幼儿做幅度较大的动作时,注意自己站的位置,不影响别人。活动重点:让幼儿大胆想象,探索泡泡糖会粘在身体的哪些部位。活动难点:用大幅度的动作夸张地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样子。活动准备经验准备1、课前玩过泡泡糖,对泡泡糖的粘性有感性认识。物资准备2、《小老鼠和泡泡糖》音乐磁带老鼠头饰。活动过程:一、玩《小老鼠上灯台》手指游戏,引起幼儿的兴趣二、教师多种形式引导幼儿整体感受、理解音乐。1、教师讲述小老鼠的故事小老鼠没有偷到油,今天他又会去那里呢?教师有声有色地讲述音乐情节中的故事,使幼儿对音乐内容有所了解。“今天是个好天气,小老鼠趁着妈妈睡觉的时候,偷偷的出去玩。它跑几步就左看看、右看看。(教师唱“小老鼠东跑跑、西、看看4遍)”到了草地上,小老鼠不小心踩到一个粘乎乎的东西,可是它不知道这是泡泡糖,赶忙用手去拽。呀!泡泡糖粘在手上了。它用另一只手去拽,又粘到另一只手上了,拽来拽去,泡泡糖像根绳子一样把小老鼠捆了起来,这时,一只大猫冲了过来,小老鼠吓得呀,赶快地躲了起来。”提问:小老鼠是怎样出来的?带小朋友练习。2、音乐也会讲这个故事,你们来听一听,哪里是小老鼠出来了,那里是小老鼠在拉泡泡糖。提问:哪里是小老鼠出来了,那里是小老鼠在拉泡泡糖。三、分段练习,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身体感知1、引导幼儿探索表现小老鼠的动作小老鼠,东跑跑,西看看。”教师边用手在腿上按节奏做动作。(3遍)“小老鼠什么时候向两边看的啊?”(说到西的时候向两边看看。)(2)根据琴伴奏的节奏用手在腿上做动作。(木琴伴奏)“我们来试一试是不是这个时候往两边看看的呢?”(听木琴弹奏四遍,教师和幼儿一起按节奏边念着儿歌边用手在大腿上做动作。)3)我们加上小脚脚踏地按音乐节奏做动作。“刚才我们是用小手来玩游戏的,我们加上小脚来试试看,好不好?”(4)加快速度做动作。2.配音乐磁带做出“小老鼠”的动作。3.听“泡泡糖”出现部分的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的变化。(音乐后半段)“这次啊这只调皮的小老鼠要出来玩了,捡到一个大泡泡糖,发生了什么事情”“每个小朋友手上都有一个泡泡糖,一起来学学小老鼠被泡泡糖粘住时候的样子?”“小老鼠,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好不好?”4、幼儿再次玩游戏,要求做出“小老鼠”被“泡泡糖”粘到不同部位的动作。“泡泡糖会粘在小老鼠的手上,还会粘在小老鼠哪里呢?”5、随第二段音乐,玩拉泡泡糖的游戏6、随音乐完整的表演(老师来做鼠妈妈,小朋友们来做我的鼠宝宝好吗)2遍四、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假如你是这只调皮的小老鼠,你会把这块不容易拿下来的泡泡糖放到哪儿去呢?”引导幼儿注意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