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县经济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评价项目:评价单位:院长:总工程师(副):目录第一章总则1.1规划背景及项目由来1.2评价目的和评价原则1.3编制依据1.4评价工作程序1.5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和评价标准1.7控制污染与保护环境的目标1.8影响因子与评价因子1.9评价范围及主要环境保护目标1.10评价时段1.11评价工作方法第二章规划区开发现状与规划概述2.1规划位置及范围2.2规划区开发现状2.3规划概述2.4近期规划建设项目及拟入区工业项目第三章区域环境现状描述3.1区域自然环境概况3.2区域社会环境概况3.3射洪县总体规划情况3.4射洪县环境质量现状第四章规划方案分析与污染源分析4.1与相关规划的相符性分析4.2全区总体布局及区内功能分区的合理性分析4.3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分析4.4开发区建设及生产过程及产污分析4.5污染源强估算第五章环境质量现状评价5.1水环境质量现状5.2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5.3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5.4土壤环境质量现状5.5声学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第六章环境承载力、环境容量及总量控制分析6.1区域环境承载力分析6.2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分析6.3环境容量及污染物总量控制第七章区域开发和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预测7.1区域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识别7.2社会环境影响分析7.3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预测7.4大气环境影响预测7.5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7.6噪声影响预测7.7固废的环境影响分析7.8对地下水的环境影响分析7.9建设期环境影响分析与对策7.10规划方案比选第八章区域的环境风险分析8.1目的8.2敏感目标及社会关注点分布8.3环境风险识别8.4风险事故源项分析8.5后果计算8.6风险管理8.7应急预案8.8风险评价结论第九章规划方案综合论证与减缓措施9.1规划方案综合论证9.2对区内现有企业的要求9.3全区的鼓励发展与限制发展行业9.4区域减缓措施分析9.5入区企业清洁生产要求9.6开发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第十章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10.1目的和作用10.2方法和原则10.3调查结果分析10.4解决措施10.5结论第十一章监测与跟踪评价11.1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11.2环境管理及监测机构现状11.3环境质量监测计划11.4入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要求11.5跟踪评价第十二章困难和不确定性第十三章执行总结13.1规划背景13.2规划的主要目标13.3评价过程13.4规划合理性13.5环境质量现状13.6影响预测13.7环境容量及总量控制分析13.8环境风险水平13.9减缓措施13.10公众参与13.11总体评价结论射洪县经济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二○○九年六月射洪县经济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环评单位: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评价证书:国环评证甲字第3205号院长:叶宏研究员(登记证编号:A32050020400)总工程师(副):丁厚灿高工(登记证编号:A32050250700)项目负责人:张国滨工程师(登记证编号:A32050160600)编写人员:姓名职称承担工作资质证书编号签名张国滨工程师2、4、6、7、9、13章A32050028(环评上岗证)A32050160600(环评工程师)丁厚灿高工1、3章A32050004(环评上岗证)A32050250700(环评工程师)何达波高工5、8、10章A32050023(环评上岗证)A32050190300(环评工程师)何佳助工11、12章A32050048高工审查及审核登记证号A320参加工作:林学燕、杜昕、何伯薇第一章总则1.1规划背景及项目由来射洪县作为四川省丘陵地区经济发展示范县和首批扩权强县试点县,处于成渝经济带腹心地区,不但是遂宁市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四川省着力打造的川东北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射洪县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推进工业园区化、集群化,走新型工业化路子,加快了射洪工业经济的发展。为了贯彻党的十七大、省委九届四次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委打造“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战略部署,为了使射洪能够更好地整合产业资源,延伸产业链,充分利用成渝经济圈的辐射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射洪县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射洪县人民政府拟成立“四川射洪经济开发区”。作为丘区示范县和扩权强县试点县,射洪工业基础较好,为产业的集群发展奠定了基础。射洪经济开发区的设立必将为射洪的产业发展搭建重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