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地形图的判读【教学目标】1、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2、阅读“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等高线示意,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示意三图,学生绘制等高线。学习方法:1、读图分析,动手绘制等高经一,对照山地模型和五种山地地形形态,了解相应的等高线形态。2、激发学习地理兴趣,培植科学探究意识和方法,培养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学习设计:【预习与交流】1、你知道怎样的地图上表示地面的高低起做伏呢?2、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某个地点高出的垂直距离。3、用橡皮泥等材料,参照课本P16图1.29,自己动手制作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地形模型。【教师精导】导学点1:中国最高的地方是珠穆朗峰(8844.43米),最低的地主是吐鲁番分地(——150)米,如何把这些高低起伏的地势、多样的地貌地势表现在这张地形图中呢?导学点2:读课本P16图1.27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说出海拔和相对高度分别指什么?有何异同?导学点3:指出高线的绘制方法。导学点4:用橡皮泥等材料,参照课本P17图1.30中的分层设色地形图,自制一个等高线地形模型。知识提升:1、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4米,世界海底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水深为11034米,两地的相对高度为()A、19878米B、8844米C、11034米D、2190为2、在山区常有河流流经的地形是()A、陡崖B、鞍部C、山脊D、山谷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