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讲课教师:学科:历史课时:1总课时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魏源、严复学习西方的主张和詹天佑、侯德榜的事迹以及他们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合理安排课本内容的顺序。用魏源的“教师夷长技以制夷”贯穿本课内容,使其成为一个整体;学习用列表的方法掌握历史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近代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们的爱国精神、创新意识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懂得只有先进文化才能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教材分析教学重点四位文化名人的主张、成就、著作或主要贡献,通过分析四位文化名人的典型事迹,概括出本课的主题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概括主题思想兼而习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教学目的、时间分配等)导:近代中国是个多灾多难的国家,是个备受列强凌辱和蹂躏的国家,为了振兴中华民族,抵制外来的侵略,在近代史上,许多爱国知识分子不甘失败,积极展开挽救民引导学生回顾近代屈辱历史,引出近代科技与思想文化的内容。5分钟教师激情解说,引入新课。族危亡的活动。他们在思想上、科技上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勇敢地进行赶超和创新,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动:1、介绍詹天佑及其成就。2、詹天佑是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修成京张铁路的?詹天佑能克服苦难修成京张铁路有什么意义?3、19世纪中期,欧美各国不是已经研制出制碱方法了吗,为什么侯德榜还要继续研究?4、介绍魏源及《海国图志》。5、我们应该怎么评价魏源的思想?6、介绍严复及其思想。7、找出四位近代文化名人,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里,去的重大成就的共同原因》总:归纳总结本课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解读课标:(1)掌握魏源、严复学习西方的主张和詹天佑、侯德榜的事迹及他们取得成功的原因(2)学会用列表的方法分析比较四位文化名人做出突出贡献的主要原因(3)认识并学习近代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们的爱国精神、创新意识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学生带着问题速读课本,用铅笔圈出要点,把核心词语填表学生归纳内容。学生自读内容标准,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20分钟由表格比较近代史上四位文化名人成就及其成功的共同原因。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10分钟10分钟落:1、书后练习题。2、练习册题。3、学生自出题。学生练习,落实知识点。板书设计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一、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1、詹天佑2、京张铁路的修建二、揭示制碱奥秘的侯德榜1、原因2、经过3、成就三、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1、背景2、代表人物:魏源;严复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