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课题2《化学肥料》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学会区分N、P、K肥的方法。2、通过对化肥实物的搜集、化肥知识的调查和课堂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交往、合作能力。教学重点:区分N、P、K肥的方法;教学难点:区分N、P、K肥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时安排:第2课时教学过程:师生活动复备栏设置情景:(贴在黑板上)农作物生长时需要大量的N、P、K肥,如果缺少这些营养元素,农作物就会得“病”:实物1:发黄的菜叶与正常的菜叶比较。(缺:?)实物2:矮小的小麦植株与正常的小麦植株比较。(缺?)实物3:叶片边缘发黄的大豆叶与正常的大豆叶比较。(缺?)提出问题:1、这三种不正常的植物,各缺乏什么养分?2、如何区分常用的N、P、K肥呢?3、怎样科学施肥?学生活动:1、观察实物、填写下表:氮肥磷肥钾肥碳酸氢铵氯化铵磷矿粉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外观气味溶解性2、组内交流:交流观察结果3、展示观察成果:学生走上讲台,展示自己观察的结果(其它同学补充)。4、学生小结:从外观上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教师点评)。5、活动探究:完成实验,填写下表:肥料类别氮肥钾肥硫酸铵氯化铵硫酸钾氯化钾灼烧加Ca(OH)2研磨6、交流实验结果:学生下位,自由交流;小组代表汇报交流(教师指导,给予点评)。7、归纳小结:区分氮肥和钾肥的方法。学习评价: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统计能正确区分氮肥、钾肥的方法及人数)区分方法的种数1种2种3种4种5种能正确区分的人数问题拓展:黑板上的三种不正常的植物,各缺乏什么养分?急需施肥。[板书设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