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湖南省株洲县渌口镇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贞观之治教案 岳麓版VIP免费

湖南省株洲县渌口镇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贞观之治教案 岳麓版_第1页
1/2
湖南省株洲县渌口镇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贞观之治教案 岳麓版_第2页
2/2
第2课贞观之治教案【学习目标】课标内容: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教学目标:学习掌握唐太宗与玄武门之变,轻徭薄赋、知人善任,重视纳谏;加强中央权力,完善科举制度;贞观之治。通过唐太宗重视和善于纳谏故事,培养学生勇于接受批评的品德。重点:1、“贞观之治”的含义、2、“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3、“贞观之治”的内容难点:1、如何评价唐太宗,2、如何看待历史上出现的“盛世”现象【自主学习】一、玄武门之变__________年,__________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不久,__________发动__________政变,做了皇帝,他就是我们古代杰出的政治家__________,其年号为__________。二、贞观之治1、主要内容(1)、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轻薄,提倡;(2)、知人善任,重视;(任用、为相,人称“”,重用敢于直言的,和能征善战的、等)(3)、沿用朝的制,加强中央集权;(三省是、、,六部是、、、、、)(4)、完善制,笼络人才。(常设科、科)2、意义(效果):唐在位期间,形成了政治,经济,国力的局面,史称“”。【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思考唐太宗用人选官的标准是什么?在今天有何借鉴价值?2、据史书记载,唐太宗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大喜道:“天下英雄尽入吾彀(gòu)中矣!”你认为这句话反映了什么事实。【达标检测】1、“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被唐太宗涂誉为“一面镜子”的著名谏臣是A.房玄龄B.杜如晦C.姚崇D.魏征3、“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重视纳谏B.吸取隋亡教训C.轻徭薄赋D.任用姚崇为相4、我国著名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讲到:“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这里的委员制是指A.三分九卿制B.科举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课后反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湖南省株洲县渌口镇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贞观之治教案 岳麓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