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复新疆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1.重点:左宗棠收复新疆是本课的重点。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是我国的西北大门,它的得失不仅关系到我国的主权,更维系着国家的安全。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得到朝野爱国者的支持和新疆各族人民的拥护。通过模拟剧和辩论突出重点;通过学生讨论、评价,加深对左宗棠的认识。2.难点:海防和塞防之争。通过辩论赛代解难点。3.疑点:收复伊犁的重要性与付出代价的必要性。4.教学模式:启发引导——讨论辩论——角色扮演——汇总升华5.课前导学:学生勾划新疆地图,画历史人物、收复新疆场景图。学生以几组准备历史短剧《左宗棠收复新疆》。学生查阅海防和塞防的观点有关资料。6.学科渗透:学生可以结合地理知识(中国地图、新疆的位置)导入新课。学生可以结合教学知识,认识新疆领土在祖国所占的比重率是多少?学生可以结合文学知识,进行模拟剧表演。学生可以发挥美术才能,勾画出新疆地图、左宗棠人物画、场景画。教学目标1.知道左宗棠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的史实。2.能力目标:通过辩论和角色扮演,使学生认识到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原因及意义,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左宗棠的评价,从而培养学生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帮助学生讨论评价左宗棠。认识到左宗棠从小胸怀大志,在收复伊犁的斗争中虽已年近古稀,却仍“心忧天下”,为维护祖国统一、捍卫国家主权,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悲壮的爱国之举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感和爱国情感。教学重点和难点左宗棠收复新疆是本课的重点。讲清收复伊犁的重要性与付出代价的必要性是本课的难点。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环境教材分析: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扩大对中国的侵略,中国边疆地区出现了新危机。在边疆危机中,我国军民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进行了英勇的反侵略斗争,并取得了重大的胜利,给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尤其是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在此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高度爱国热忱,十分令人感动。教材从学生年龄特点心理水平出发,配合较多的图片、故事、文献、动脑筋等资料,使学生很有兴趣地理解收复新疆的史实和意义。学生分析:八年级学生历史知识积累得较少,若要掌握较抽象的历史概念,就必须运用浅化机制,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教学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才能逐渐培养起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因此本课设计:课前师生共同搜集有关收复新疆的资料。可以说,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辩论、角色的扮演、讨论的发言更是体现学生课堂上的主体参与。媒体的运用也是从这个目的出发的。教学结构和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打出中国地图,老师指图讲述: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扩大对中国的侵略,中国边疆出现了新危机,东南方向有日本侵略台湾、法国进攻两广和福建、英国侵入长江流域等,那么祖国新疆情况如何呢?板书课题:“收复新疆”(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对当时国际背景有所了解)学习新课:指导学生浏览课文,并请有特长的学生在黑板上画出新疆地图。(学生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本课内容)提问:(让学生谈感受)你了解了哪些内容?最受感动的是哪件事?最感到气愤的是哪件事?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老师可以根据时间和学生发言的内容导入第一个子目的学习。(学生情绪已经调动起来)一、阿古柏侵占新疆(板书)师提问:新疆位于祖国的什么方向?(西北方)师肯定:西北门户。问:那么新疆占我国领土的比例是多少呢?学生可以用地图的比例计算,也可以用地理老师教的知识记忆作答,还可以大致估算一下(占六分之一强)是中国最大的省份,可见新疆地位的重要。但这时英、俄都想争夺新疆。1.新疆面临危机(板书)这时,中亚的浩罕国派陆军司令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并擅自建立政权,对新疆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2.阿古柏侵占新疆(板书)请学生上黑板勾画阿古柏入侵路线和伪政权窃据地区。师问:阿古柏建立的这个政权合法吗?(不合法)为什么?(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