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课题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共课时第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照相,电影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能力。过程与方法2.了解民国初年剪辫,改称呼的史实,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了解清末民初服饰的变化,中山装,旗袍的基本知识(观察)搜集自己家里的老照片,从老照片中发现历史,善于从生活中发现历史(历史就在身边)教学重点了解民初社会生活的变化,照相,电影,中山装,改称呼教学难点分析剪辫,改称呼原因教法与学法指导阅读,搜集资料引导,分组,讨论教学活动过程设计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老照片导言:略准备资料,引起兴趣了解要学习的基本知识二、尝试探究解决问题一.照相与电影的出现1.照相术何时传入中国?它有什么历史作用?展示《慈禧太后照片》。2.这些照片有什么历史作用?3.概述。二.剪发辫,改称呼1.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2.展示中国人发式的演变过程为什么要剪发辫?目的何在?除教材介绍之外,你还知道哪些称谓?展示服饰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学生阅读课文,找出问题的答案拿老照片,给大家欣赏上台讲解电影在中国发展的情况回答巩固认知注意观察针对相关问题,回答讨论交流,中山装的造型有什么特殊的含义?总结,归纳。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1._____诞生与西方照相术于_____传入中国。2.______年上海徐园放映______,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放映电影,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___.3.民国初年,最具特色的服装是_____,女士服饰_____.4.1912年,颁布剪辫令的是______.练习并回答四、课堂小结一填空题照相术﹝﹞时传入中国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学生课后完成布置作业﹞二选择题1中国近代第一次放映电影是在﹝﹞A19世纪40年代B1896年C19世纪80年代D1905年220世纪初,中国社会用人格的平等代替身份的不平等的是﹝﹞A剪发辫B易服饰C改称呼D禁缠足板书设计第十一课社会生活的变迁一照相电影的出现1照相术何时出现:19世纪三四十年代2中国第一次放映的电影:1896年,上海徐园放映的“西洋影戏”3中国人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二剪发辫改称呼大人老爷——先生君三服饰变化男士:西服中山装女士:旗袍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