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省东台市唐洋镇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9.1 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VIP免费

江苏省东台市唐洋镇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9.1 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1/3
江苏省东台市唐洋镇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9.1 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2/3
江苏省东台市唐洋镇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9.1 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3/3
《9.1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2.过程与方法(1)学习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2)学习采用对比的方法认识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2)树立发展勇于创新的精神。学习重点、难点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学习方法实验探究法学习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习情境]取一块轻玻璃片,在玻璃片上滴上几滴水,上放一个盛水的小烧杯,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迅速搅拌使之溶解,拿起烧杯,观察现象。[现象][设问]请大家猜想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学生讨论][学生发言](教师给予鼓励)[教师演示]将上述固定在一起的玻璃片与烧杯放在热水中,观察现象。[学生观察结果][教师]请进一步肯定刚才的猜测。[小结猜测结果][设问]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物质溶于水是否都是这样的?[过渡]下面我们进行活动探究,解决以上问题。[活动与探究]水中加入的溶质NaClNH4NO3MaOH加入溶质前水的温度/℃溶解现象溶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结论[探究情况]实验方案:将温度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温度并记录;向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用玻璃棒迅速搅拌,读出温度计的刻度并记录。对另两种固体做同样的实验。溶解现象;用手触摸各烧杯外壁,NaCl溶液的烧杯,盛NH4NO3溶液的烧杯,盛NaOH溶液的烧杯壁。结论:[引导学生思考]同样都是溶解过程,为什么有的吸收热量,有的放出热量?[演示与分析]溶质溶于水时温度变化的实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在水的作用之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被拆开,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给合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不同的溶质,这两种过程吸或放出的热量不同,这就使溶液的温度发生变化。有的溶质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此溶解过程向环境放出热量;反之则溶液的温度降低,此溶解过程从环境吸收热量。[小结板书]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物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吸收热量,有的放出热量。[引导]如果没有温度计,你如何设计实验方案来探究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你能设计出几种方案?可供选择的用品有:烧杯、玻璃棒、广口瓶、单孔塞、玻璃导管、橡皮管、U形管、轻玻璃片、NaCl、NaOH、NH4NO3。[设计探究][交流与展示](同学互相交流设计结果)几种设计方案:1.在三个盛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NaCl、NH4NO3、NaOH固体,用玻璃棒搅拌,以手触摸烧杯外壁来判断溶液温度的变化。2.在三个广口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分别加入NaCl、NH4NO3、NaOH固体,迅速将带导管的塞子塞住瓶口,导管的另一端伸入水中,轻轻振荡广口瓶,观察导管另一端的现象。若导管另一端出现气泡,则证明溶解时溶液温度升高,气体膨胀;若导管中有一段水柱,则证明溶解时溶液温度降低,气体收缩。3.在三个广口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分别加入NaCl、NH4NO3、NaOH固体,迅速用带U形管的塞子塞住瓶口(在U形管内事先装一段水柱),轻轻振荡广口瓶,观察水柱的移动情况。总结反思拓展升华[反思]通过本节课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苏省东台市唐洋镇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9.1 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