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内容]中国古代史(4)----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课型复习课[考纲要求]教学重点:(1)了解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2)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3)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4)知道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教学难点: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考点导学]1、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农业方面,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引进了占城稻,推广水稻的种植;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茶树的栽培在江南的丘陵地区。手工业不断创新,全面发展,丝织业继续发展,棉纺织业开始兴起,制瓷业(浙江哥窑、江西景德镇成为瓷都)、造船业规模和水平全面超过前代;居世界首位。商业活动更加活跃,东京等商业城市的繁荣程度超过唐代长安城,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瓦子”。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海外贸易也蓬勃发展,广州、泉州、明州等地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在主要港口设立了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中外经济往来频繁。七下课本P57泉州船59交子84清明上河图2、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随着江南地区的不断开发和经济发展,南方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全国经济所占的比重、技术、水平都超过了北方,这种变化的趋势从唐朝中后期开始,到南宋时期最终完成。过程:①魏晋南北朝以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②唐朝中后期,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③南宋时,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完成。原因: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2).加上自然条件的优越性,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3、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结束了蒙古高原长期混战的局面。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他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蒙古统一后,成吉思汗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蒙古军对金、西夏和南宋作战,还一直打倒欧洲多瑙河流域。1271年,其孙忽必烈正式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1276年元军消灭南宋,1279年统一全国。元朝重视发展农业,开凿了会通、通惠两段新运河,开辟了刘家港到直沽的海运航线。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设立省级行政区(“行省”),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图:七下课本P66成吉思汗、P67忽必烈P69元朝疆域)4、元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在元朝统一的疆域内,共同生活着众多的民族,民族出现大规模的流动,民族大融合突出表现为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族、女真族等同汉族逐步融合,同时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所以在这一时期,由于元朝的统一,促进了内地与边疆各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直击中考]一、选择题(2010·江苏连云港)1.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ABCD(2010·安徽芜湖)2.据考证,“南澳1号”古沉船是一艘明代晚期的商船,船上发现了大量当时瓷窑烧制的瓷器。其中最容易找到的瓷器应该是()A.越窑的青瓷B.邢窑的白瓷C.哥窑的冰裂纹瓷器D.景德镇的青花瓷(2010·山东聊城)3.某同学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宋代针铺商标清明上河图交子南宋海船A.宋代商业繁荣B.民族政权并立C.元朝国家统一D.大都闻名世界(2010·福建福州)4.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最后完成于()A.东晋B.隋朝C.南宋D.明朝(2010·山东威海)5.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最终完成于()A.北宋B.南宋C.元朝D.清朝(2010·山东青岛)6.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至南宋时期最终完成。以下关于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A.南方为少数民族政权,政治清明B.南方战乱相对较少C.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2010·江苏泰州)7.下列货币中,哪个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会子美元英镑ABCD(2010·广东佛山)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