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学习目标1、情感诵读,体味雨果胸怀的博大和品格的高尚。2、语言品读,体会这封信精彩的反语特色,体会其作用。3、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创造,热爱全人类文化的情感。学习过程前置作业1.给加点的字注音晨曦()惊骇()瞥见()琉璃()箱箧()珐琅()劫掠()缭乱()2.解释词语荡然无存:奇迹:独一无二:典范:不可名状:富丽堂皇:丰功伟绩:眼花缭乱:3.请搜集有关雨果及其作品的相关知识,交流、补充、归纳。课堂探究1.文章内容可以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是什么立场和态度?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这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4.雨果提及艺术有哪两种来源,分别产生哪两种艺术?5.各国艺术都有其代表建筑,如:希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埃及有_________,罗马有____________,巴黎有_____________,而东方有___________________.6.找出文中雨果评价圆明园的语句。7.按照雨果的描绘,圆明园中有哪些物品?8.雨果认为圆明园是为谁而建?为什么?当堂检测一、读写训练给雨果写一封信,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二、阅读检测:(一)阅读5---10段回答下列问题:1、文中的两个强盗都作了哪些事情?请你概括举出。2、雨果通过什么语言来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使用这种语言有什么作用?3、作者说“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这句话对表达文章中心有何作用?4、“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的回到了欧洲。”作者在这里指出了一个什么事实?5、你怎样理解“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这句话的含义?6、作者说:“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这句话反映了他在这件事上的什么立场?(二)阅读后答问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1.雨果对圆明园总的评价是什么?2.圆明园的艺术性质和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文中概括性的语句)3.在讲述园中之物时,作者是按着怎样的顺序进行的?都介绍了哪些内容?(分析“请您想像有……那就是这座名园。”)4.请你谈谈对下面句子的理解。⑴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⑵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艺术无国界)答案、雨果(1802-1885),是十九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生于军官家庭。代表作有小说《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九三年》、《笑面人》、《“诺曼底”号遇难记》等。《悲惨世界》最能代表雨果的思想艺术风格,他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奴役劳动人民、逼良为娼的残酷现实。1.称圆明园是“世界奇迹”。2.(1)圆明园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2)圆明园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3)圆明园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3.由概括到具体到再概括。依次介绍了建筑材料、建筑、陈设、装饰、园林景观。4.⑴圆明园是东方艺术的典范。⑵艺术是没有国界的,随着世界的发展,一切到最后也将没有国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