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干将莫邪》学习目标:1.理解故事的全过程,体会其中蕴涵的道理。2.叙述故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3.理解赤不惜生命,客以身殉义的思想的可取性和局限性。学习重点:理清文章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理解文章的主题。学习难点:理解赤、客行为的可取性和局限性。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1、自由朗读课文,交流重难点字词、作者、体裁等有关知识。2、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莫邪(yé)重身(chónɡ)自刎(wěn)汤镬(huò)踔(chuō)踬目(zhì)3、请同学们参照课文注释,边读边翻译课文。4、找出文中重点字词使相之(仔细察看)比后壮(等到)(成年)亡去(逃亡)行歌(从事)奉之(尽献)汤镬(开水、热水)王如其言(按照)5、文中有几个句子应注意:(1)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译:你年纪轻轻,为什么哭得如此悲伤呀?(2)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译:(赤的)头煮了三天三夜都没烂,(并)从开水里跳出来,瞪着眼睛十分生气。6、结合书下注释,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述故事。(这篇课文记叙了干将、莫邪夫妇为楚王铸剑而干将遭杀身之祸,后其子赤为父报仇巧遇侠客英雄用计杀死楚王的经过。)二、合作探究1、理清文章的情节结构:本文的情节如果用两字来概括应该是什么?复仇2、围绕“复仇”两字展开了怎样的故事情节?(用四字短语来概括)干将铸剑,为王所杀(开端);子赤取剑,欲报父仇(发展);山中遇客,以命相托(高潮);客设计谋,智杀楚王(结局)。3、本文主要讲了哪几个人物,你把他们分为几类?他们分别有什么性格特征?被统治阶级:赤——为报父仇,至死不渝;客——见义勇为,英勇无畏。统治阶级:楚王——心胸狭窄,残忍暴虐。4、文章蕴涵着一个什么样的的道理?当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的时候,势必会发生反抗压迫的斗争。由此揭示文章蕴涵的道理——忠诚勇敢、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5、通读全文,你认为楚王是一个什么样的君王?理解:楚王是一个脾气暴躁,凶残野蛮,多疑的君王。三、拓展提升1、“赤”不惜生命为父报仇,“客”也不负诺言,以身殉义,对他们的行为你们怎么看?理解:A、赤舍弃自己的生命为父报仇的行为,现在看来有点迂。但自古提倡孝义为先,讲究“百行孝为先”,因此赤的行为在当时是孝的典范。但现在我们应当辨证的对待“孝”,弃其糟粕取其精华。B、由于当时暴君横行,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官逼民反,因此除暴安良、杀富济贫的英雄层出不穷,更何况这么一个欲为父报仇的孝子,“客”当然义不容辞,担当了如此重任。C、“客”是一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重然诺、轻生死,智勇双全,有着侠义心肠的英雄。2、文章的结尾虽然是正义战胜了残暴,但却让人高兴不起来,故事充满了血腥杀戮。我们当代社会能否路见不平,就拔刀相助?现在是法制社会,不能以杀代罚,而应依法办事。四、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82-83页的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