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课全面抗战的兴起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又侵略华北,使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我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2.使学生知道张学良、杨虎城为联共抗日发动西安事变,扣留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以全民族利益出发,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民党公布了中国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3.讨论国共“分则两伤,合则两利”的道理,从而理解我党和平统一台湾的原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需要全民族团结一致。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观测图的能力学会从中提炼历史信息,加深对历史的史实的认识。2.鼓励学生复述七七事变和平型关大捷的经过,既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日本侵略中国的险恶用心和中国军队英勇抗战的史实。3.展开讨论,让学生学习讨论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认识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野心。2.通过爱国军民抗战史实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发学生树立今天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的的理想。教学重点:1.七七事变2.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教学难点:国共的合作与对峙与民族兴衰的关系。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件应用设计意图教学导入演示一幅关于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图片,回答问题板书:国共宣言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1937.9)先阅读教材109页第二目:共赴国难下的第一、二段内容,结合观看课件展示图片由直观的图片,激起学生兴趣,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实施:布置引思题:1.在什么时间?谁公布了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学生根据课文回答,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并结合自己阅读课文互相协作总结问题并作答展示引思题,为学生思考交流提供导航,考察学生的相关知识有意识的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比如:培探究主题一、国共第二次合作战线的正式形成?2.共产党为促成国共合作,在西安事变中作出什么贡献,对国共合作起了什么作用?3.阅读109页的读一读,国共是在什么背景下第二次合作的?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养阅读能力;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合作学习、归纳整理能力等;教师展示日军全面侵华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概括并指出:日军侵华由局部——全面——扩大。中国山河破碎,民族危机加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西安事变——逼蒋抗日——和平解决——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观察教师提供材料,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感受展示日军七七事变的侵华图片和相关材料展示西安事变视频有意识的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比如:培养阅读能力;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合作学习、归纳整理能力等;探究主题二;“国共国共两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旧知,归纳总结,比较结果,认识对民族学生分组讨论准备,并推举代表,发言分析,学生之间合作学习培养阅读能力;筛选、整理分、两合与利与弊端“和国家的利益影响。通过两个战场和两条路线展示和分析。留给学生空间讨论总结,感悟信息的能力;合作学习、归纳整理能力等;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探究“现代化建设需要全民族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努力促进第三次国共合作教师布置导学引思题:讨论:1.现代化建设离不不开全民族的团结一致2.分则两伤。合则两利依据历史事实自由讨论,各抒己见展示导学引思题引导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基础上思考现实问题,教育学生牢记历史面向未来课堂小结板书板书帮助学生构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板书:19全面抗战的兴起19全面抗战的开始国共第二次合作国共宣言1937.9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七七事变西安事变内战四一二政变国共第一次合作国民党一大反帝除军阀正面战场敌后战场1947国军进攻解放区三年解放战争大陆台湾抗战胜利统一投降九一八事变八一三事变局部全面日本侵华课堂测试题一.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各题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按题号顺序填在下面的表格里。1.“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