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马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人工驯良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的特性。(教学重点)2.学习对比的写法。(教学重点)3.理解课文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难点)4.树立善待动物,珍视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意识。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当你看到一匹拉着车的马喘息着默默地走过的时候,你是否会想到在广漠的草原纵情奔腾的成群的野马,它们的生存状态不同,外形、性格也迥然不同,你注意到了吗?下面我们一起研讨布封的《马》,大家一定有所收获。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布封(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代表作为博物志《自然史》。2.字音字形项鬣(liè)剽悍(piāohàn)驯良(xùn)枉然(wǎng)庇荫(bìyìn)阔绰(chuò)畸形(jī)疮痍(chuāngyí)犷野(guǎng)观瞻(zhān)妒忌(dùjì)遒劲(qiú)窥伺(kuīsì)颚骨(è)驾驭(yù)束缚(fù)鞍辔(ānpèi)眷(juàn)恋面面相觑(qù)相得益彰(zhāng)3.词语解释。【窥伺】暗中观察情况。【枉然】得不到任何收获,徒然。【遒劲】雄健有力。【妒忌】对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慷慨以赴】毫无私心、毫不吝惜地前往。【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使二者的能力、作用、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益,更加。彰,明显。【面面相觑】觑:看。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有过之无不及】(相比起来)只有超过的,没有不如的(多用于坏的方面)。三、合作探究(一)有情朗读,整体感知1.有情朗读:①全体学生有感情地大声朗读课文。②学生个别朗读比赛,其他同学适当加以朗读评价。2.整体感知:①你认为课文写了哪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找找看课文那些地方各写了那一种马?明确:第一部分(1—2)写人类驯养的马(或家马)。第二部分(3—5)写天然野生的马(或野马)。②你能用简洁的一句话来概括这两种马各自的最突出的特点吗?明确:家马:“驯良”、野马:“自由奔放”③作者对两种马各持什么态度?这种态度集中表现在哪些段落?明确:作者同情家马,欣赏野马,这种态度集中表现在二、三自然段。(二)研读“马”1.人工驯养的马有什么特性?从课文中找出这些词语。明确:(1)无畏的精神,勇毅,慷慨以赴,兴奋鼓舞,精神抖擞,耀武扬威。(2)驯良的性格,克制,屈从,舍己从人,迎合,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舍弃生命。2.天然野生的马有什么特性?从课文中找出这些词语。明确:(1)美质:动作的自由,自由自在的生活,“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因不受羁勒而感觉自豪”,“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强壮、轻捷和遒劲”,“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2)美德:“绝不凶猛”,“豪迈而犷野”,“互相眷恋,依依不舍”,“和平生活”,“欲望既平凡又简单”不“互相妒忌”。(3)美貌:“身材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益彰”,“高贵姿态”,“它的眼睛闪闪有光,并且目光十分坦率;它的耳朵也长得好,并且不大不小”,“它的鬣毛正好衬着它的头,装饰着它的颈部,给予它一种强劲而豪迈的模样;它那下垂而茂盛的尾巴覆盖着、并且美观地结束着它的身躯的末端。”(三)赏读品味1.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明确:首先,“教育”是拟人化用法,指人类对马的驯养。其次,“以丧失自由而开始”指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顾,被人喂养,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去寻找食物;“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包含两层含义:(1)指马被套上缰绳,披上鞍辔,戴上衔铁,钉上蹄铁;(2)指马从思想上接受服从的观念,服从成为马的天性。这句话概括了人类对马所做的一切,表达了作者对马的深切同情,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2.“给马戴黄金链条”等是不是对马的“侮辱”?明确:是“侮辱”,因为这些做法使马失去了人的伙伴的平等地位,沦为人类的奴隶和玩物,马的特性丧失殆尽。精神的泯灭是最大的悲哀。(四)写法探究1.找出文中对比描写的相关内容,并思考其作用。明确:就全文来看,作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