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口技1.能流利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内容,培养阅读古文的良好习惯,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2.通过工具书和文章注释扫除语言障碍,通过勾画批注形式寻找文章关键信息。3.感受中国古代民间艺术的精深奇妙,激发我们热爱优秀文化的感情。●重点:对于“口技”的记叙与描写。1.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知识卡片,请你帮着补充完整。本文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作者是林嗣环,字铁崖,福建晋江人,清代顺治年间(1649)进士,著有《铁崖文集》。2.查字典,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宴(yàn)屏障(píng)(zhàng)少顷(shào)(qīng)吠(fèi)曳(yè)叱(chì)少舒(shǎo)(shū)撤(chè)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善:擅长但闻:只众妙毕备:全部间:夹杂妇抚乳儿:喂奶妙绝:极点施八尺屏障:安放当是时:这名其一处:说出,动词4.口技表演者主要表演了哪些场景?请你按先后顺序填写下面表格。问题一:读一读,掌握以下重点词语。1.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1)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古义:只;今义:表转折的连词。(2)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古义:听;今义:用鼻子嗅。(3)虽人有百手古义:即使,表假设的连词;今义:表转折的连词。(4)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古义:大腿;今义:屁股。古义:跑;今义:步行。(5)会宾客大宴古义:适逢;今义:会议。(6)宾客意少舒古义:稍微;今义:数量小。2.根据提示找出课文中有关时间的文言词语。表示突然发生:忽、忽然表示同时发生:一时表示相继发生:既而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是时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俄而、少顷、未几3.翻译下面重点句子。(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间夹杂着噼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2)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即使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处来。(3)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在这种情况下,宾客们没有不变了脸色,离开了座位,扬起衣袖露出手臂,两腿发抖,几乎想抢先跑掉。问题二:明内容。1.表演者的道具有哪些?一屏障,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2.文章共写了三个场景,说说三个场景分别模拟了哪些事物的声音。示例:第一个场景:深巷中犬吠,妇人惊觉欠伸,夫呓语。儿醒大啼。夫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夫叱大儿声。第二个场景:夫齁声,妇拍儿亦渐拍渐止,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第三个场景: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问题三:析技法。1.三个场景中听众的神态分别有什么不同?第一个场景: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第二个场景: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第三个场景: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2.写听众的神态有何作用?示例:侧面衬托,以听众的反应来表现口技艺人技艺的精湛,使人真假难辨。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问题四:请同学们模仿生活中某一事物的声音。(小组之间互评)温馨提示:应挑相对简介的声音模仿,亦可找“口技”这方面的视频材料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