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1.课标要求以匈牙利改革为例,了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2.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识记理解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匈牙利改革以匈牙利改革为例,了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从20世纪50年代起,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相继进行改革的原因及其结果(1)通过多媒体手段和多种材料的应用等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东欧剧变知道20世纪80年代东欧各国的困难局面,东欧剧变的情况分析东欧剧变的原因以及东欧剧变带来的经验教训等(2)通过学生分析东欧剧变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内因与外因、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各国的发展,必须根据本国国情,实事求是,走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教材分析二战后,欧亚许多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最初,各国大都按照苏联模式进行经济建设,随着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显露,各国先后进行了改革,匈牙利的改革是其中的代表。但大多数国家的改革成效不大,“布拉格之春”反映了东欧各国实际上没有取得独立自主的权利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政权更替,社会制度剧变。之后,东欧各国普遍经历了一个经济发展极为困难的阶段,直至近年来才出现经济复苏。本课分两目内容:第一目:匈牙利的改革,介绍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东欧各国为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纷纷进行改革,其中匈牙利的改革较为突出。第二目:东欧剧变,介绍了东欧剧变的原因和表现。教学重、难点重点匈牙利改革。处理方法: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录像,利于学生直观地感受历史,再辅以文字材料、图片资料等,运用问题教学法,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使学生从感知到认知,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东欧剧变的原因。处理方法:通过展示多种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多角度分析东欧剧变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东欧剧变是由国际、国内多方面因素促成的。从而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必须根据本国的国情,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录像,有利于学生直观地感受历史,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2.问题教学法:提出与本节课相关的几个问题,调动学生的历史思维,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对新知识进行探究。3.合作研讨法:对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提出问题让全体同学进行研讨,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板书设计第11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设计一:,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设计二:)教学设计情景导入问题:二战结束后,欧洲有哪些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多媒体展示二战后欧亚社会主义国家示意图)(学生看图,教师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八国在苏联的帮助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但是20世纪80年代末这些国家风云突变,执政40多年的各国共产党纷纷丧失政权,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到严重挫折。东欧各国为什么会发生剧变?今天我们就学习这一段历史)(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第11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看完录像后,学生根据录像的内容,并结合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为什么会出现“匈牙利事件”?问题2:匈牙利改革有哪些措施?(列表格归纳总结)问题3:改革将给匈牙利带来什么影响?问题4:你从中得到什么认识?(自由讨论)(教师总结:改革使匈牙利的政治、经济形势逐步稳定,一时成为“令人羡慕的东欧之窗”。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改革遭遇挫折。随着改革陷入困境和经济形势的日益恶化,国内政治上的不稳定因素也随之增长。其他国家的改革怎么样呢)出示图片:问题1:结合教材后“自由阅读卡”的内容,了解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思考:捷克斯洛伐克改革的被镇压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20世纪6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经济也遇到了困难,社会矛盾日趋激化,捷共领导内部斗争激烈。改革派取胜,党中央进行了政治、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人们称这个改革时期为“布拉格之春”。其实质是要摆脱苏联控制和苏联模式的束缚,争取独立发展,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但是苏军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在苏军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