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九年级语文下册 25《诗词六首》钱塘湖春行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新版)语文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案VIP免费

九年级语文下册 25《诗词六首》钱塘湖春行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新版)语文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案_第1页
1/2
九年级语文下册 25《诗词六首》钱塘湖春行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新版)语文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案_第2页
2/2
25钱塘湖春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过程与方法:用心品味诗歌形象的语言,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精读、诵读、美读,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难点: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西湖”这个名字是谁先第一个称呼的吗?是白居易,他曾经写过一首诗:《杭州回舫》(出示屏幕)其中有一句话叫“报与西湖风月知”后人才把她命名为西湖。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白居易对西湖情有独钟。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白居易游西湖的古诗《钱塘湖春行》(板书)二、走进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歌政治倾向非常鲜明,重视讽喻,崇尚简单易懂。代表作有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三、预习检测:1、介绍写作背景。2、解释词语。早莺:暖树:新燕:浅草:乱花:3、朗读这首诗。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点名朗读,同学纠正。2、听录音朗读,感染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划出节奏、标出韵脚)3、学生齐读诗歌一遍(注意读出情感,读出韵味)。(1)、通过诗歌的题目,我们可以发现什么信息?大家猜一下作者是如何游西湖的?(2)、作者游西湖的路线是怎样的呢?(3)、此诗写的是西湖什么时候的景色?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来?4、选择你喜欢的一句诗描绘画面,参考句式:从————中我看到了————。从————中我听到了————。从————中我感受到————五、合作探究:1、请放声朗读诗歌,对照课文下注释,理解诗句意思。如有疑难,可与同桌讨论,也可举手问老师。2、生自学;师巡视;教师抽查学生自学情况。3、指名学生译讲诗歌。六、精读品析:1、诗中为突出早春的特点,描写了那些典型的景色?2、“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3、举例说明本诗中引用了何种修辞手法?4、诗中直抒胸臆的诗句是哪句?5、师生共同归纳赏析诗歌的方法。七、拓展延伸:猜猜下列诗句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再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进行排列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3、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板书设计】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水涨云舒贾公亭游春莺歌燕舞白沙堤踪踪花乱草绿西湖早春图(最爱)【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能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点,按照教学设计进行教与学的活动,在师生互动中达成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教给学生,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反馈检测】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的“渐欲”和“才能”表现了()(2)这首诗是写()作者的兴趣不在于介绍某一处名胜或某一种景物,而是从总体着眼描绘()2、背诵、默写全诗。3、根据你对《钱塘湖春行》的理解,把它改写为一篇小短文,题目自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九年级语文下册 25《诗词六首》钱塘湖春行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新版)语文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