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7.我的老师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积累生字生词;找到文中莎利文教“我”学习的具体事例,初步理清文章内容。(重点)2.品味语句,学习侧面烘托和反衬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文中的深情。(重点、难点)3.用文中“我”的不幸遭遇激发我们作为健康人的进取之心,学会如何去热爱生活。(重点)备注学习过程一、预习设置1.作家作品简介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她出生后19个月便患了一场猩热红,重病夺取了她的声音、视力,后来耳朵也聋了。在老师安妮·沙利文的教导下,她经过数年努力,学会了读书。1900年,海伦进入拉德克利夫学院学习,并于1904年毕业。主要著作有《我生活的故事》、《走出黑暗》、《乐观》、《我的老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本文选自《我生活的故事》。有改动。本文是一篇回忆童年时代盲人教育的叙事散文。作者和老师的关系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沙利文老师在海伦7岁时来到她的身边,几乎一直陪伴着她,教她识字,教她认识自然,教她懂得爱,教她走进书的世界。文章写出了老师对她一身的影响,写出了她在老师影响下生活态度的巨大变化。2.初读课文,将文中有困难的字词标注出来。3.结合课文下注释及工具书,将下列生字注音,生词释义。①.生字注音无垠纳闷琢磨毛坯绚丽②.生词释义迹象:预测:纳闷:启蒙:凝聚:温存:琢磨:毛坯:绚丽:4.再读课文,试着将文章分成三部分,并概括每部分大意。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备注备注二、合作探究1.归纳文章的主题主题归纳:2.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叙述沙利文老师对“我”的教育的过程的?请在文中找出,并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归纳。3.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题2——4题。(做在书上)三、检测反馈检查学生对生字词以及课后练习题的掌握情况。四、学海拾贝海伦之所以能够走出黑暗,获得那么高的学术成就,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同她的老师沙利文的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富有爱心是分不开的。一个又盲又聋的残疾人都能以自己顽强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最后成为一位令人尊敬的女作家,而我们健全的人却是怎么样呢?我们应该学习海龙·凯勒那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努力克服一切困难,这样我们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备注教学反思